這樣李軒就能籌集40億美元的資金,已經和rca公司現在的實際市值差不多了。但這還不夠,他到時候肯定需要溢價收購,因此還需要質押一部分計算機園地公司和艾康公司的股票,再籌集10到15億美元的資金。
因為這兩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超過5%的股份就需要通過董事會的批準,並對外發布公告。這對李軒來說有些不方便,容易泄漏消息、打草驚蛇,因此他會放在收購行動開始後再進行這兩家公司的股權質押。
布萊德肖此刻的心中已是波濤洶湧,李軒來紐約後的這段時間,兩人已經會麵過數次。布萊德肖知道對方並沒打消收購rca的計劃,但他卻並不在意。
因為在布萊德肖看來,李軒還沒實力吞並rca公司,等對方嚐試過之後自然會知難而退。兩人之前的幾次見麵,討論的內容並不是東方電子收購rca的事情,而是關於rca未來的發展決策。
李軒能用短短幾年時間白手起家,在遊戲、半導體、個人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發力,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東方帝國。布萊德肖自然十分認可這個年輕人的能力,也非常有興趣聽一聽對方對rca接下來發展的建議。
在李軒看來,rca公司的問題在於大而不強!現在rca最核心的兩塊業務,分別是電視機事業部和nbc廣播公司。其中在李軒看來,nbc公司的價值至少占到rca公司40億美元總市值的一半以上。
除了這兩大主營業務之外,rca公司還有其他許多龐雜的業務。比如有rca除了生產電視機之外,還生產收音機、唱片機、錄像機、攝影器材等電子產品。此外rca旗下還有一個毛毯生產公司、一個小型的保險公司,一個rca唱片公司,以及半導體事業部、航空航天事業部等。
從六十年代末開始,rca公司主營的電視機業務,在日本企業的挑戰下節節敗退,於是當時的公司高層開始了多元化的轉型。但這種轉型顯然沒有成功,反而造成了rca公司浮於人事、冗員嚴重。
布萊德肖在1981年接任rca的董事局主席之後,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nbc廣播公司作為獨立的子公司,運營情況一直不錯。因此他的主要任務,是重振公司在電視機業務上的輝煌。
為了降低生產升本,布萊德肖就任董事局主席後,強硬的關閉了rca在美國的電視機生產線,把產能全部轉移到勞動力更加廉價的墨西哥。但是他的行動成效並不明顯,日本電視機對rca的成品依舊能保持價格優勢。
而rca公司經過內部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日本人根本沒有考慮利潤,一直在美國市場進行低價傾銷。布萊德肖雖然在積極遊說美國政府出台更嚴厲的製裁措施,但美國的電視機工業其實在七十年代就已經被日本殺死。
布萊德肖除非能把生產成本壓縮的比日本人還低,否則rca公司很難在日本電視機的圍剿中生存下去。而實際上就連資本市場,對rca的未來也並不看好。
從1982年年底開始,美國結束經濟衰退後,股市就開始進入新一輪的牛市周期。但rca公司的股價在這輪牛市中的表現卻非常低迷,上漲乏力。在布萊德肖看來,rca公司現在40億美元的總市值存在著不小的低估。
其實在香港之行後,布萊德肖就一直在考慮李軒當時提出的,把電視機製造業務完全外包給亞洲工廠的建議。這種做法在rca公司內部並非沒有先例,比如rca公司現在銷售的錄像機,大都是由日本的鬆下公司幫忙貼牌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