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大家族(1 / 1)

曾幾何時,天下戰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神州大地上唯有修仙問道、不問世事的仙家福地能得到些許安寧。在人心浮動的時期,各路以求仙問道為幌子的家族門派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為各地流離失所的百姓提供安身之地。流民蜂擁而至,一些門派也因此壯大勢力,頗有百家爭鳴之態。

天下安定後,許多興起的修仙門派也留存了下來,名義上是修仙求道,實際上隻有一小部分涉及仙術,多是與世家名聲和本領稱著。仙門百家中最為強大的分別為玄家、高家、白家和寧家。這四大家族聲望頗高,實力雄厚,堪為仙門百家的代表,同時也是許多仙門小派攀附的對象,甚至一些實力中等的修仙家族也有示好之意。

玄家初代家主本是皇商,精通商道,交遊廣闊。自前代皇族沒落,玄家先祖失去依靠,無奈之下隻能用積攢的財富建立起一個修仙門派,以供家族及附近流民避難。因其人脈甚廣,玄家人亦奉行“嚴於律已,寬於待人”的原則,不少流民慕名前來,使得玄家勢力日漸強大。天下安定後,玄家位於疆界邊緣,難免遭別國異族侵擾。約三十年前,玄家第二代家主從門生家仆中選出一撥精兵猛將,在新王朝的支持下自費建立起一支邊防守衛軍,又被稱為玄家軍。玄家此舉一來為朝廷守護邊疆贏盡人心,二來加強了玄家勢力範圍內的治安,三來震懾其他仙門世家。也是從那時起,玄家憑實力一躍成為四大家族之首,至今已傳到第三代家主也未曾動搖。

緊隨其後的是以鑄造神兵名器而聞名的高家。高家先祖是一名頗負盛名的鑄劍師,門下弟子不多,但每人都至少有一件聞名江湖的成名作,或武器,或法器,或祭器。高家的初代家主便是鑄劍師的弟子之一,因他是被鑄劍師撿來的流浪兒,故而隨了鑄劍師的姓,以其為父為師。初代家主以自身技藝賺得一筆錢財,為救助天下流離百姓而建立高家。也不知他是否為紀念自己的師父而特意效仿鑄劍師,高家多是收留失去家人的孤兒們當家仆,從中挑選天資聰穎之人升為門生重點培養。然而第二代家主設立了新規,隻有從其他仙門家族或原本有修為的修士工匠轉投高家的人才能被稱為門生,所有被收養的孤兒或沒有修仙底子的人隻能當家仆。一日為家仆,終身為家仆,即便修行再出色也不能提升為門生,也不可與門生平起平坐,但可以在家主的允許下獲得一些門生的基本權利。總而言之,高家森嚴的等級製度就此定下,就連其他家族聽聞也不禁覺得苛刻。盡管如此,這一規定也是嚴格執行,一直傳到了如今第三代家主。

白家世代行醫,對四大家族的排名並未上心,隻因在亂世中救治了不少平民百姓而廣受褒揚,因而得到許多人的擁護。白家初代家主現仍在位,他年輕時經曆過亂世,不計報酬救人無數,年過四旬才得一貴女相助,創下如今白家基業。此女亦是他此生唯一的妻子,可惜她遺下一子便撒手人寰,白家主之後從未再娶。白家門生無數,很多出名的醫者皆是出自白家,而白家所謂的家仆也隻是那些被治好了病但無力支付藥費之人自願留下報恩。白家信奉的是“仁義至上,誠信為先”,重德行而輕禮教,因而對普通百姓而言更加平易近人。

對四大家族排名同樣不甚上心的還有寧家。寧家先祖出身書香世家,故寧家凡事以禮教為先,做事循規蹈矩,上至家主,下至家仆,待人接物皆溫文有禮。寧家初代家主為遠離戰亂,攜家帶口於深山人跡罕至之處隱居。因緣之下沿途收留了許多流民,本想在世道平定後讓他們自行離去,哪知這一住就是十年。住在這幽雅環境中,寧家也沒閑著,丹青、書法、作詩、音律、教書……就這樣日複一日打發日子,等鑽研到每一樣技藝都堪稱大家,所培育那些人才的本領也無處施展,第二代家主出山查探才得知戰亂已過。適逢新王朝亟需人才,寧家培育的這一批學生剛好就填補了這些空缺,成為了朝廷的棟梁。盡管之後寧家還是留在深山,但那些朝廷棟梁的成功讓天下學子看到了希望。他們以成為寧家門生為榮,甚至有人不遠千裏而來,隻為能夠得到寧家主的一幅字畫。寧家人本以清淨為樂,如今被外界叨擾也不堪其煩,遂與朝廷約定可在深山之外的青鬆鎮設立書院繼續育人成才,無事便不要到寧家去了,如今第三代家主仍遵循這一約定。因此,寧家因對天下影響力甚大而入選四大家族之一,但也被外人認為是不通世事的書呆子老迂腐。33小說網

即便四大家族各有長短,但他們身居高位,自然要承擔起統領仙門百家的責任。無論他們之間有何矛盾,四大家族在百家麵前也要保持風度,言笑晏晏地參與三年一度的仙門盛會。

。您提供大神天山小白兔的幽夜如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