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番外(完)(1 / 3)

多年以後,方言年近而立,自接手繡坊之後,他的一言一行便越來越像婉娘,頗有當家夫人的氣質。

這一日,喬楚帶著個媒婆來了繡坊。

一見來人,方言嘴角帶笑,道:“喬總鏢頭,多年不見。”

喬楚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但他的容貌與十幾年前沒甚異樣,歲月未在他臉上留下痕跡,他也熱情喚道:“言哥兒。”

招呼人坐下,方言道:“喬總鏢頭今日前來,可是有什麼事?”

喬楚掃了一眼一旁坐著的媒婆,道:“如今喬遠鏢局已經交給我的兒子搭理,你莫要再叫我總鏢頭了,喚我喬叔叔便好。”

方言早已不是十幾歲的年紀,心中自有計較。他與喬楚隻是一般熟悉而已,突然換個親近的稱呼,若是說這其中沒甚貓膩,打死他也不信。

方言喝了口茶,道:“這樣怕不太合適,畢竟您也大不了我多少。”

看著越來越有氣場的方言,喬楚籲出一口氣,道:“我也不轉彎抹角了,今日來是想與你商議親事的。”

方言家有三子,老大鄭晚秋是哥兒,老二方晚清是個漢子,老三鄭晚冬也是個漢子。

說起方言家的三個孩子,這縣裏便沒有人不知道的,主要是大哥兒鄭晚秋太出名了。

鄭晚秋雖是個哥兒,卻好武,自小便偷偷跟著鏢師習武,他今年雖然才十四歲,但已經將良柳縣裏的小混混打了個遍,簡直令人“聞風喪膽”。

大哥兒過於強悍,便導致下麵的兩個漢子弟弟文弱的很,簡而言之,大哥兒像鄭大寶,而另外兩個則隨了方言。

方言稍一想便知道他是給誰議親的,遂道:“不是我不做主,您也知道我家大哥兒的性子不討人喜。”

哪裏是不討人喜,鄭晚秋在良柳縣素有“賢名”,便是鄭家嫁妝再豐厚,恐怕也沒有人敢娶他。

方言如今家境殷實,便是六百錢的罰錢也出的起,隻要自家哥兒不作惡,婚姻之事都隨鄭晚秋自己意願。

與方言才說了幾句話,喬楚便有些懷念年少時直爽的言哥兒了,他道:“我家沈悅然中意秋哥兒,兩人又年紀相當,你看如何?”

沈悅然乃是喬楚的孫子,比鄭晚秋還要小上一歲,按理說這門親事方言家算是高攀,但方言也未立即應下。

方言道:“你也知道,秋哥兒打定主意要嫁一個比他功夫強的,悅然還是太小了。”

方言這話說的委婉,喬楚卻明白的很,鄭晚秋跟沈悅然自小便打來打去,要不是他能打贏悅然,悅然也不會鬧死鬧活的要娶他。

“咱們兩家門當戶對,你又是孩子的阿麼,想來你一定能勸動秋哥兒同意這門親事。”喬楚又道。

“這……”

見他還要推脫,喬楚將茶杯往桌上一放,道:“咱們當年打賭的時候,你可是輸給我一個承諾,今日我便要你同意這門親事,你看著辦吧!”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方言本也有些動心,這會兒便順勢應了下來。

待喬楚帶著媒婆出了繡坊的大門,他還有些懊惱,若不是連自己的兒子都輸給了鄭晚秋那個哥兒,他這個做祖父的何必出麵,想到這裏,他便生氣起來,“子不教父之過”,他一定得回去欺負沈子墨才行,讓他沒教好兒子!

對此毫無所知的鄭晚秋,此時正在書院門口接弟弟們回家。

梁承君自與木雨成親之後,受自家哥兒的支持,開了一個書院,如今縣裏的孩子都會送到他那裏啟蒙。

自能認全字之後,鄭晚秋便不在書院學習了,此時見弟弟們與梁先生拜別,他也對著梁先生點了點頭。

三人回家的路上便看見一出酒鬼追妻記。

那酒鬼原來是聞香居的廚子,娶了個和離的女人做妻子,沒兩年他的妻子便給他生了個女兒,可惜之後再無所出。

那廚子不知何時染上了酒癮,嗜酒如命,不僅不出去工作賺錢,還整日在家中打妻女。

鄭晚秋皺眉看著倒在自己不遠處的女人,那女人瞅著才四十多歲,卻已鬢生白發,穿著帶補丁的衣服,沾著髒汙,看起來甚是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