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沒有說完,金仁哲突然鞠躬到底,一句話不再說。
“哎,你別這樣,”彭勃有些手足無措,他無奈地看看海茵薇,海茵薇也感覺很為難,“金局長,金局長,”彭勃想扶他一把,可是他還在堅持著。
“彭總,您昨天答應收購韓光鞋業,一定要再幫一把我們,”金仁哲的態度很堅定,堅決不肯抬起頭來,“我們的企業現在很困難,更需要來自您這樣的企業家的支持……還請彭總多支持!”
彭勃無奈地看著他,金仁哲終於抬起頭來也看著他,一晚上沙發上的睡眠,眼前這個事務局長頭發淩亂,眼角還有眼屎,彭勃竟有些感動,“金局長,你不用說了,……你,是我第一個見到的為工作等一晚上的外國局長,”他看看同樣有些唏噓的李會長,“既然你們來了,那我就去看一看。”
“真的?”金仁哲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嘛,”彭勃笑了,笑得很舒心,“或許,我們可以有雙贏的辦法!”
……
韓資企業在秦灣,從1988年起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1992年前,投資項目多是玩具、箱包類、服裝等加工類小項目。而從1992年至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幾年間,韓國企業可用大舉進軍來形容,鞋類、集裝箱、紡織、電子等韓國大項目紛紛來到秦灣。
金局長帶領他們看到的幾乎全是製鞋、服裝、箱包等企業,隨著奔馳車在齊陽的田野鄉間飛馳,彭勃大致有了自己的計劃。
“彭總,希望彭總可以收購我們的企業。”
“彭總,拜托了。”
“彭總,請務必幫助我們……”
……
一路走來,一家家韓國企業的企業主們恭敬地站在門前迎候,又恭敬地鞠躬目送他離開,直到車子駛出很遠,彭勃依然可以看到後麵鞠躬的姿勢保持不變。
“彭總,務必請幫幫我們,拜托了。”金仁哲在車裏又對著彭勃鞠躬,不能站立而彎著身子,那姿勢要多別扭有多別扭。
“我們國家也專門派了調查組來中國詳細了解情況,對企業在中國遇到的困難,總統也很關注。”
韓國進出口銀行發表的報告書李會長已經拿給他看了,韓國的媒體如《東亞日報》、《京鄉新聞》、《亞洲經濟日報》……等大報多有報道。
“金會長,我們中國有句話,不能撿到籃子裏的都是菜,”彭勃斟酌道,“這樣,我隻收鞋企,”鞋企的數量很多,金局長麵色一喜,可是彭勃馬上道,“不過,有地皮的企業我收,沒地皮的企業光有設備不能收。”沒有自己的地皮和廠房的大都是候鳥型企業,這樣的企業本身到秦灣來就沒有長遠的打算,設備也全是那種近乎淘汰的設備。
彭勃的算盤打得很響,韓國企業製鞋設備大多比南河先進,可以低價收購完成南河那些鄉村作坊的升級換代,他相信,隻要父親在南河振臂一呼,這不是什麼難事。
大家取設備,他來收地皮,這些地皮都囤到那裏,不需十年,齊陽就會變成寸土寸金的地方,況且韓國人當時拿地皮幾乎沒花多少錢,他相信,隻要把他們的設備錢付了,地皮會無償落到自己手裏的。
這是一筆隻賺不賠的買賣,即幫了韓國人,幫了鄉親們,也幫了自己!
。您提供大神司馬白衫的榜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