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楊明開口,上官雲龍指著地上輜重車碾過時,兩道深深的車輪印道:“屬下知道,此物本為守城之用,笨重不便,長於攻城,拙於野戰,若然夷人將領有所防備,便難以下手。”
這批紅衣大炮運到他手裏已經有數月了。
經過幾個月的反複實驗,他已經對紅衣大炮的優缺點了然於心。
楊明頗有些意外地看著上官雲龍。
說實話,最初選擇研發紅衣大炮的時候,他心裏還有些打鼓,生怕這些古人用不好,因為科技跨度實在是太大了。
曆史上的紅衣大炮,出現於十六世紀,比現在晚了四五百年。
而現在大興和白國最先進的武器,還隻是用投石機將火藥包拋出去罷了。
整整四五百年的科技差距,他真怕古代人都理解不了。
沒想到不止石家的工匠技藝超群,順利仿造出了紅衣大炮,就連上官雲龍這種完全沒有接觸過火器的人,上手也極快,倒顯得他太傲慢了。
“不錯,這紅衣大炮,我原是想安置在船上的,因而做出來的時候,便沒有考慮輕便性,若然被夷人識破,他們便有無數方法可以應對,或是避而不戰,或是派出少量精銳破壞炮車,都輕而易舉。”
楊明頷首說罷,臉色嚴肅了起來,沉聲道:“阿龍,你當知曉,火炮若是不出世則以,一旦麵世,就要一鳴驚人。若不能敲山震虎,便是打草驚蛇了。”
“屬下知曉,明日必不會讓少主失了臉麵。”
上官雲龍鄭重其事地回道。
原本這場比鬥,楊明隻打算動用火槍,畢竟就算是最原始的火槍,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對於還在使用弓箭的夷人來說也已經是降維打擊了。
是上官雲龍主動提出,想動用明州剛剛造好的三門大炮。
理由便是為了防範夷人動用鐵浮屠重騎兵。
以目前火槍的威力,想擊穿鐵浮屠的雙重重甲,還有些困難。
更何況鐵浮屠三人為伍,以鐵鉤相連,魚貫而上,要同時打倒三人三馬,才能阻止鐵浮屠的衝鋒。
想以火槍做到這一點,根本不可能。
隻有威力更強大的火炮才行。
可是一旦暴露火炮的存在,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火炮將改變戰爭的模式,白國上下必將心生忌憚。
這時候如果不能一舉擊敗夷人,便會打草驚蛇,引起夷人的警惕和覬覦,隻怕他們會不計一切代價,強行攻打大興。
但如果這場比鬥,大興表現得無比強勢,正麵應對鐵浮屠依舊大獲全勝,那麼白國便要掂量掂量,有火槍大炮的大興,是否還會仍由他們拿捏了。
白國並非上下一心,隻要這一仗能讓一部分人感到懼怕,便能敲山震虎,爭取時間。
拖上幾年時間,待明州的工坊造出更多的大炮,讓他們有時間訓練出更多的槍炮兵,勝利的天平自然倒向大興。
這就是上官雲龍和楊明達成的共識。
說到這兒,上官雲龍忽然想起來了:“少主,不知三郎是否回來了?能否趕上這場比鬥?”
楊家三郎,指的自然是身長九尺,力能扛鼎的楊白雨了。
楊明公開身世之後,宋宏的勢力被一掃而空,楊白雨也便沒有必要再當臥底了。
但是他從西蜀回來之後,楊明便與王曜定下了三場比鬥,所以就沒有讓他回京城,而是直接讓他搭船去了明州,讓工匠替他量身定做一套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