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是大夏,也向我朝表達了尊敬,這便多虧了賢婿。”
柳公綽賣了個關子。
楊明配合地露出一臉茫然的表情道:“我?跟我有什麼關係?”
但他心裏已經隱隱猜到是因為李貴旭的事情。
“叛賊李貴旭之父,本是大夏重臣,當年他叛出大夏,被尊祖父重創,降了大興,此事致使大興和大夏兩國,交惡了十餘年,直至李貴旭又叛出了大興,興夏兩國方才化幹戈為玉帛,有些往來。”
“不過夏王對此事耿耿於懷,這些年來,李貴旭又一直在興夏白三國之間打秋風,白國兵強馬壯,李貴旭不敢硬碰硬,因而多在我朝和大夏邊境劫掠,夏王對李貴旭厭惡非常,得知李貴旭授首,快馬加鞭派了使臣來,向聖上致謝。”
柳公綽解釋了一番,楊明方才明白個中緣由。
大夏便是羌人的政權,而李貴旭就是羌人中的叛徒,分裂了羌人團結,也無怪夏王對他那麼痛恨。
“加上大興和白國派來的使臣二人,攏共是七位考官,以多數者勝。”
柳公綽說罷,下了定論道:“總之,此番評審,應當能保證公平公正,絕不至於讓那秦國公主得逞。”
楊明雖然不那麼樂觀,但他也不好拆嶽父的台,隻好換了個話題問道:“朝廷派出的考官是何人?不讓聖上聖裁嗎?”
“是翰林院的學士承旨周大人。別國都隻是使臣下場,白國的皇帝更是出題人,又豈有讓陛下聖裁的道理?”
柳公綽詫異地看著楊明。
這麼簡單的關節他怎麼想不明白?
雖說早年迫於無奈,大興在炎江合議中向白國納貢稱臣,但聖上也是有尊嚴的,這些年從未以“臣”自稱過,與白國皇帝,至多不過是以伯侄相稱。
論輩分,白國皇帝也確實是宋趙廣的伯伯輩,叫起來還不算丟臉。
而在那麼多林立的小國中,唯大興和白國稱帝,其他小國皆隻能稱王,也足以證明大興的地位,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和白國平起平坐的。
兵對兵,將對將,王對王。
這一次白國皇帝成了出題人,如果宋趙廣下場當評審員,那逼格不就差了一大截了嗎?
楊明一臉郝然,確實是他想岔了。
他以為古代什麼事情,都得交給皇帝決定才行呢。
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楊明又迅速轉移了話題道:“可惜泰山大人未能官複原職,若是泰山大人在朝中,以您的學識,這主考官,非您莫屬吧?”
看著柳公綽臉色黯淡了下來,楊明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今兒這張破嘴怎麼回事?怎麼淨說錯話?
他急忙又換了個問題道:“卻不知道那白國派來的考官又是何人?”
柳公綽搖頭道:“現下還不知,白國到此萬裏迢迢,走水路也得費些時日。不過想來也就是這一兩日了。”
話音剛落,楊明便聽見大舅哥慌裏慌張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爹爹爹,大事不好了!”
……
。您提供大神墨書的史上第一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