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國的反應暫且不論。
大興的百姓,不僅沒有絲毫興奮,反而出奇得沉默。
文鬥不論,跟白國人比武,比軍陣,豈能有取勝的希望?
若是輸了,不知那幫夷人,又會獅子大開口,提什麼要求。
這些年歲貢一加再加,最終都化成了賦稅,層層剝削,壓在了底層百姓身上。
僅僅是活著,僅僅是維持現狀,都已經令他們不堪重負。
他們根本不敢想象,若是輸了這場比試,白國再加歲貢,他們還能不能活下去。
當然,在百姓之中,也有些樂觀的人,將希望放在了楊明身上。
“曆代北武王都是武林高手,咱們這位北武王必定也是精通武藝,又有楊家軍在,許是能勝也不一定呢!當年楊家未曾滅門的時候,夷人不就被打得根本抬不起頭嘛。”
“若真是如此,這場比試倒是對大興是福非禍,如果能贏下這場比試,大興便可擁有自己的養馬地,再過三五年,便能再拉起一支騎兵與白國抗衡,有朝一日揮軍北上取回北地也大有可能啊。”
街頭巷尾,總有人在討論這件事情,大抵是喜憂參半。
而大興朝廷的文武百官,卻對此一片叫衰。
即便是大興的武將也不例外。
他們對楊明、對龍城楊家,固然是充滿了敬意。
正因如此,他們才知道,楊明和曆任北武王完全不一樣啊。
他別說不會武功,就連最粗淺的拳腳都不會,連個大頭兵都不如啊。
那趙王世子王景聽聞卻是個武林高手。
二人單打獨鬥,生死不論,楊明根本是白白送死。
他們在文官們的壓製下苦挨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盼到楊家回歸,正盼著楊明可以替他們發聲,把該有的軍餉和軍費爭取回來,厲兵秣馬,重整旗鼓,等待時機,反攻白國。喵喵尒説
若是楊明死了,朝中的局麵,勢必又會重新回到從前,大興的軍隊還會一直這樣腐敗糜爛下去。
他們這些武將也再無翻身的餘地。
武將中一片淒然,有不少人遞名帖給楊府,希望楊明回絕此戰,再不濟,換個人也好,哪怕是叫他們代為出戰也可以啊,總好過楊明去送命啊。
而那些文官在有心人的挑撥之下,卻突然一起譴責起了楊明。
“都怪北武王年輕氣盛,開罪了趙王世子和秦國公主,方才有此禍事。”
“可笑,這北武王沒有死在女人肚皮上,卻死在了夷人手中。”
“他一人死也就罷了,何苦連累大興呢!”
“若是輸了比鬥,夷人借機獅子大開口,北武王難辭其咎!”
“若是他輸了,我等便一起上書,叫聖上重重責罰北武王,以此平息白國的怒火才是上策啊。”
五月還有一個多月,永寧城便已經籠罩在一片劍拔弩張的氣場中。
楊明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求仙子蹤。
但他收到的消息,卻讓他有些驚怒。
……
。您提供大神墨書的史上第一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