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青黛的確是看出了柳長風有傳功於楊明的意圖,所以好心提醒他注意時間。
柳長風也的確動了傳功的心思,卻沒有下定決心。
他揮了揮衣袖,轉身離去。
以往他來去,都是施展輕功,從屋簷上高來高去,從來不會腳踏實地走在路上。
這還是自他懂事以來,破天荒第一回,不用輕功趕路,而是像個凡夫俗子一般,走在市井路上。
楊家在明聖湖畔。
望著湖邊,他陷入了回憶之中。
那已經很多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時他隻得五歲,收到炎京被夷人攻破的消息,他爹娘連夜帶著他和大哥、三妹,連夜逃出柳家大宅,一路躲避夷人的追兵,隱姓埋名,東躲西藏。
柳家的門生遍布天下,到每一個地方都有人相助,衣食住行並無困苦。
加上他那時尚且年幼,絲毫不覺得有什麼辛苦之處,還以為是爹娘在玩什麼躲貓貓的遊戲。
一轉眼就過去了數年,直到當今聖上和夷人達成了炎江合議,正式定都永寧。
他爹做了一個決定,柳家千年世家,豈能在南朝沒有一席之地?
他爹便帶著他們一路南下,來到永寧。
當今聖上一非嫡子,二非長子,得位雖不算不正,卻也難得民心。
尤其是那喪權辱國的炎江合議,在讀書人看來,近乎丟光了大興的臉,丟光了漢人的臉。
許多大賢寧願退隱,也不願再為大興朝廷效命。
朝廷重建六部竟有大半空缺,是他爹站了出來,振臂一呼,以柳氏多年的名望,號召群賢,才替聖上搭起了新朝的架子。
今上並非過河拆橋的性子,反倒是個難得的仁厚之君,若是一切就這麼繼續下去,柳氏在南朝同樣能夠延續當年的聲威,繼續做他們的千年世家。
隻是誰也沒想到,被困在炎京的柳氏長房一家,在經過數年的抗爭之後,不知為何忽然就改變了主意,向白國太祖投降,成了白國的頭號降臣。
不,柳長風知道是為什麼,他聽父親提起過幾句,後來去了一趟白國,也總算明白了。
柳家人是千年世家,有世家該有的驕傲。
柳氏三年不曾投降,既是為了全柳氏的忠義之名,也是為了保全自己的驕傲。
但是炎江合議,卻將兩者都打破了。
大興甘願臣服白國,從此龜縮南方,不再提收複北地之事。
他們柳家人卻還被困在白國,並且白太祖親口所說,絕不會放他們南去。
如此一來,長房一家,也要為自己考慮後路了。
大伯作出那樣的決定,就連他爹柳公綽都沒有過多的責怪。
但長房的這一舉動,無疑對他們二房,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天底下寫不出兩個柳字,從來也不會有人將長房和二房看做是兩家人。
長房投敵,他們二房又怎麼能脫得了幹係?
聖上龍顏大怒。
新朝已經穩定了,不再需要他們柳家這顆定心丸了。
相反,這時候長房投敵的舉動,動搖了新朝的民心,需要二房付出血的代價來平定。
他爹要做忠臣,要做名垂千古的人,便甘之如飴地自請貶為賤籍。
滿朝文武從善如流,沒有人替他們說一句話。
賤籍就賤籍吧。
彼時年紀尚小的他,還是不覺得有多難受。
不過是房子小了些,吃穿用度差了些,但一家人都還平平安安,那便是極好的。
直到發生了那件事情……
。您提供大神墨書的史上第一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