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掃描完畢!
種諤(身份:種世衡之子,種家軍大將)
武力值:108點
統帥值:103點
智力值:100點
政治值:96點
技能一經略:種諤在軍中為將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5點,種諤在戰場指揮作戰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統帥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二征討:種諤在率軍出征時,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5點,種諤在率軍攻打其他國家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統帥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三奮戰:種諤在戰鬥時,武力值提升7點,種諤在戰場之上廝殺時,武力值額外提升7點。】
種世衡第五子種諤,就是《水滸》中提到的那個“老種經略相公”,更是了不得,他與大哥種詁、二哥種診各統一支勁旅,號稱“三種”。
種諤剛入仕途時,擔任陝西清澗縣知縣。
當時邊陲諸縣實行軍政合一,他手中有兵馬,就采取分化和誘撫相結合的策略,與西夏軍周旋。
當時綏州(今陝西綏德縣)有西夏部落首領嵬名山,經常帶人騷擾清澗縣地界。
可是,嵬名山的弟弟嵬夷山,卻暗中請降於種諤。
種諤答應了,他隨即以嵬夷山的名義誘降嵬名山。
他說:我願意與你修好,已經為你準備了一隻金盆,請你笑納。
也不管嵬名山願不願意,種諤就率軍包圍了嵬名山的大營。
嵬名山不得已,帶領1萬多軍民歸順宋朝。
種諤未傷一兵一卒,僅用一隻金盆作誘餌,就收複了陝北重鎮綏州。
時為公元1067年秋,種諤41歲。
公元1081年秋,宋王朝集中五路兵馬進攻西夏。
這時種諤已為宋軍大將。
農曆九月廿九日,他率兵出綏州進攻米脂,但初戰不利,三日未下。
西夏軍又調動8萬兵馬前來馳援。
敵眾我寡,怎麼辦?種諤就在米脂城外無定河邊埋下伏兵。
敵至,四下裏伏兵齊出,把西夏軍截為兩段,使之首尾不能相顧。
結果,8萬西夏軍大敗,米脂守將令介訛遇被俘。
捷報傳出,朝野震動,種諤之威名迅速傳遍全國。
《水滸》中描寫:青麵獸楊誌當時正在種諤手下當差,後來他闖蕩江湖,還每每以在“老種經略相公”手下幹過而自豪,標榜“灑家”原本也是個軍人,乃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令侯之孫,槍法是祖傳雲雲。
還有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和九紋龍史進,也是千裏萬裏來投奔“老種經略相公”,足見種諤之威名。
這次勝利,就是北宋有名的“米脂大捷”,極大地鼓舞了北宋軍民的鬥誌。
“米脂大捷”後,種諤奉命留守延州,從此固守陝北、抗擊西夏,保邊境安寧。
延州百姓說:隻要有“老種經略相公”在,我等無憂也!
公元1083年,種諤病死在軍中,時年56歲。
指揮權由他的副手曲貴接掌後,宋軍士氣很低落,西夏軍聞訊,又鼓噪前來,西北及西南的瀘州形勢頓時吃緊。
不要緊,種諤兒侄輩的種師道、種師中、種樸等人已經成長起來,號稱“小三種”,率領種家軍浴血奮戰。
王晨笑道:“諤善馭士卒,臨敵出奇,戰必勝,然詐誕殘忍,左右有犯立斬,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麵,諤飲食自若。敵亦畏其敢戰,故數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