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1622年)遼西陷落之際,其兄祖大壽逃入覺華島,禦史方震孺許諾讓他成為選貢,讓他勸說其兄來歸,後祖大弼投筆從戎,隨兄征戰,抵抗後金。
在崇禎三年(1630年)遵永大捷中立功,累遷黑莊堡都司。
崇禎四年(1631年)九月,他參與救援被困在大淩河城的兄長祖大壽,十六日交戰於錦州,據說差點生擒皇太極。
二十七日,明軍兵敗長山,祖大弼等逃走。
十月二十九日,祖大弼率高應元、陳二、韓五三人率一百二十七人劫營,以創造祖大壽來歸的機會。
崇禎五年(1632年),參與平定孔有德叛亂,在此期間升為副將。
翌年收複登州,論功行賞,祖大弼實授都督僉事,蔭外衛正千戶。
崇禎七年(1634年)七月,後金軍毀長城,進犯大同,擊敗曹文詔與祖大弼軍,略地至宣化,攻懷遠,設伏左城西,噶布什賢噶喇依按班圖魯什到宣府偵查。
遭遇祖大弼巡邏兵十五人,雙方展開激戰,明軍陣亡二人,十三人被俘虜,但是圖魯什也受重傷而死。
同年,馬世龍去世,祖大弼接任為寧夏總兵,並參與圍剿活動於陝西的李自成等部農民軍。
崇禎十二年(1639年),因張獻忠複叛,祖大弼又被調至湖廣,統兵千餘人,隨總理熊文燦圍剿張獻忠等部農民軍。
崇禎十三年(1640年),祖大弼被調至關外,助兄祖守錦州。
崇禎十五年(1642年),與祖大壽降清,編入鑲黃旗漢軍第三參領第六佐領。
順治時授散秩內大臣,並曾隨清軍出征。
順治十二年(1655年)其子祖澤潛登科時,被記錄為“慈侍下”,可知祖大弼此時已去世。
“身為祖大壽的弟弟,吳三桂的二舅,祖大弼自然也是跟著老哥共進退,鬆錦之戰後便降清了,不過祖大弼在降清之前的戰鬥中親手擊斃了滿清大將穆克坦。”王晨暗道。
......
【叮咚,掃描完畢!
孔有德(身份:工學院畢業的學子)
武力值:95點
統帥值:97點
智力值:96點
政治值:77點
發明值:110點
技能一製作:孔有德在製作火器時,智力值提升5點,發明值提升5點,孔有德在研發新火器時,智力值額外提升5點,發明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二助力:孔有德在認主之後,智力值提升5點,發明值提升5點,孔有德在負責火器研發和指揮時,統帥值提升5點,智力值提升5點,發明值提升5點。
技能三善攻:孔有德在攻城時,統帥值提升5點,智力值提升5點,孔有德在指揮火器攻城時,統帥值額外提升5點,智力值額外提升5點。】
孔有德(?—1652年),字瑞圖,遼東人,明末將領,後降清成為清朝將領,降清後被封為恭順王,後改定南王。
明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誅殺毛文龍後,孔有德投奔到山東登萊巡撫孫元化麾下當參將。
明崇禎四年(1631年),孔有德背叛明朝,連續攻下多座城池。
明崇禎五年(1632年),孔有德裏應外合攻占登州,被明軍征伐,不得已投降後金,
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孔有德因驍勇善戰,受封恭順王。
順治元年(1644年),孔有德參與清軍與李自成在山海關內的大戰,李自成被打敗。
順治六年(1649年)五月,改封定南王,清朝命令他進攻位於廣西的南明永曆政權。
順治七年(1650年),孔有德攻占桂林後,將靖江王城作為定南王府所在地。
順治九年(1652年),李定國將孔有德圍困在桂林,孔有德見大勢已去,自殺身亡。
孔有德投降對後金有著非常大的助力,隨著他的投降後金得到了急需的先進武器鳥銃、火炮等,彌補了後金的短板,使明朝和後金的實力此消彼長。
王晨暗道:“孔有德,漢軍正紅旗,明朝的火炮部隊,以及先進的製造技術被孔有德帶去給皇太極,清朝得以組建“紅衣大炮”部隊,坑了大明,入關後,孔有德南征,平定廣西,後死於李定國之手。”
這又是一位技術性的猛將啊,王晨對此還是非常看重的,這樣的人也是該待在神機營裏麵發展火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