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先是長駐代、雁門,保衛趙國北部邊境,被稱為良將。
他於邊境采取堅壁清野、養精蓄銳、伺機反擊的方針,使匈奴擄掠無所得,而趙軍戰鬥力得以增強。
待時機成熟時,選拔近二十萬人加緊戰前訓練,以部分人畜為餌,誘匈奴深入趙地,以兩翼包抄戰法出其不意殲滅匈奴十餘萬騎,乘勝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
趙悼襄王二年(前243年),率軍進攻燕國,攻克武遂、方城。
趙王遷三年(前233年),在肥之戰中大破秦將桓齮部,次年又在番吾之戰中擊敗秦軍,因功獲封武安君。
趙王遷七年(前229年),秦國在滅韓後北上攻趙,奉命與司馬尚抵禦秦軍攻勢。
後來,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派人奪取李牧的兵權。
不久後李牧被殺害(一說被賜自盡 )。次年,趙都邯鄲為秦軍所破。
李牧一生“北逐單於,破東胡,滅澹林,西抑彊(強)秦,南支韓、魏”,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傑出的將領之一,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
其軍事實踐和其中所體現的思想,對豐富和發展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特別是邊防思想作出了貢獻 。
【叮咚,係統檢測到戰國四大名將激活:白起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李牧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王翦武力值提升7點,統帥值提升7點!】
“李牧啊,這可是曆史上第一個將騎兵戰術發揮到了極致的名將,他將騎兵的威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創立了一整套對抗騎兵的策略,對後世眾多名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且李牧在長平之戰之後,趙國能夠延續幾十年,李牧的貢獻功不可沒。”
“並且李牧還幾乎摧毀了匈奴,這使得秦始皇在滅六國時,不必過多地考慮北方的威脅,可以全力統一中原。”
王晨看著李牧的出現非常的高興,而且還激活了新的羈絆,讓白起、王翦、李牧三人都更為強大了,現在這戰國四大名將隻差一個了啊。
隻不過嘛李牧蒙冤而死確實是十分可惜的,若是李牧不死的話,始皇帝想要一統六國還是要費上一番力氣的。
在自己這裏嘛,定然是可以讓李牧好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並且不存在什麼含冤而死了,隻會名聲更勝戰績更大。
而且這北匈奴似乎就是李牧的老對手了,現在有李牧、趙雲、嶽飛、張遼四大元帥在,新疆地區是穩得不能再穩了。
若不是北匈奴和查理曼帝國聯合起來後的兵力太多了,李牧或許憑借新疆守軍就能將其給擊敗了吧。
“文優!”想到這裏王晨再次將李儒喊了進來,需要給李牧提升提升地位才行,巡撫和總督差距還是有的,甚至連軍中的副都督都比不上。
“陛下!”王晨剛剛出聲喊了聲文優,李儒就瞬間鑽了進來,那熟悉的動作讓王晨都感歎,雖說已經五十餘歲的年齡了,但是李儒也是越來越優秀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