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將才多田滿賴(3 / 3)

信龍在戰事發生時主要負責防衛後方,雖然因此未有立下太多戰功,但在《甲陽軍鑒》卻將他與山縣昌景和馬場信春等人相題並論。

信玄向駿河進攻後,信龍成為田中城代。天正3年(1575年)爆發的長篠之戰中,信龍亦有參戰,按《甲陽軍鑒》記載他與佐久間軍,聯手攻破敵軍兩重防柵,並且與馬場信春軍掩護友軍撤退,在勝賴脫險後才退兵。

其後,信龍的田中城代職務由其子一條信就接替,自己則與武田信堯一同擔任駿府城代。

天正10年(1582年)爆發的甲州征伐中,德川軍在2月進攻由信龍防守的駿河,其後在3月2日,他從駿河撤退並返回上野城,與此同時,德川家康的三河軍將上野城重重包圍同方麵。3月10日,信龍帶領僅300人突擊三河軍的1萬人,最終與其子信就一同戰死。

]然而按《信長公記》的記載則是在天正10年(1582年)農曆3月7日,信龍與武田信廉一同被斬首,亦有指其實被斬首的是武田信基。

三方原合戰中,一條信龍和武田信廉等人擔任了信玄軍的後備,由於武田家出色的擊潰了德川軍,所以他也沒什麼太多的發揮。

信玄死後,一條信龍作為武田家一門為武田家出力。不過他的內政能力比較有限,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

一條信龍在長篠之戰時率一條眾布陣於勝賴右翼,參與了武田家騎兵的突擊,所幸未被鐵炮擊中而生還。

武田軍完敗之後,為護衛勝賴脫出,信龍率部突襲敵左備翼,並且兩度擊退敵軍左翼追擊,保護勝賴本軍撤退。在確認勝賴脫離之後,才引軍撤退。

1582年3月8日,武田勝賴在天目山附近的田野(大和村)構築柵欄,決心拚死一戰。一條信龍也率軍與瀧川一益軍奮戰至3月10日,終於不幸戰死。

一說一條信龍同日在上野城被德川家康軍包圍,戰死或被俘後斬首。

也有說信龍是在長筱合戰後不久病死的,但是更多的史料還是反映出他是戰死在1582年。之後,武田勝賴攜子武田信勝自刃,武田家滅亡。

據說當年信玄公去世之後,勸阻高阪昌信自殺殉主的也是一條信龍。

“叮咚,掃描完畢!

馬場信房。

武力值:101點。

統帥值:97點。

智力值:93點。

政治值:95點。

技能一英勇:馬場信房在戰鬥時,武力值提升5點,馬場信房在鬥將時,武力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二不死身:馬場信房在戰場廝殺時,武力值提升5點,馬場信房受傷後,武力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三鬼美濃:馬場信房在戰場之上戰鬥時,武力值提升5點,統帥值提升5點。”

馬場信房(1514或1515年-1575年6月29日 )為日本戰國時代的武田氏家臣,父親為教來石遠江守信保。

本名教來石景政,別稱信房、信勝、氏勝、信武(信字為武田信玄所賜),史料有將這幾個名字一起混用,當中在晚年,以信房這個名字最為有名。

通稱美濃守。位列武田四名臣之首,在長篠之戰為保護主君武田勝賴安全撤退,孤身率軍殿後,最終英勇戰死。他的嫡子有昌房。

原名教來石景政,甲斐國的源氏的支流。武田氏滅馬場伊豆守馬場虎貞後,繼承了馬場家,改名為馬場信房,又稱馬場信春。

侍奉了武田家武田信虎、武田信玄、武田勝賴三代。無論智勇都在重家臣中出類拔萃,是武田二十四將中最閃亮的一員。

在四十餘年的征戰中,未負一傷,被稱為“不死的鬼美濃”,名列武田四名臣之首。不同於其他猛將,信房在戰場上的冷靜令人佩服。

在進攻駿河的今川氏時,信房就曾將財寶投入火中勸諫信玄對士兵下達的掠奪令。信玄死後,年輕氣盛的勝賴不再重用信房等身經百戰的老將。

天正三年(1575)5月,武田與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聯軍對峙於長篠城外的設樂原。戰前會議上,信春以“一戰無用”進諫勝賴,堅決反對決戰。

但是勝賴不聽勸告,結果被信長的火槍隊大敗。信房見情形危急,勸勝賴撤退,自己擔任了殿後的任務。

為保護勝賴,信房以寡兵對追兵采取自殺式的突襲,壯烈戰死。譜寫了武田家的一場慘烈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