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入圈套的記憶 第一部 第二十章(1 / 3)

當林決對趙剛和段睿描述自己與陳語寒樓梯口邂逅經過的時候,故意把他和陳語寒之間的關係說的極其**。但二人一致認為這是由於這小子平日裏對陳語寒垂涎三尺朝思暮想,無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為了緩解壓抑聊以**,便在夜裏發騷做了**。

但林決並不這麼想,他覺得經過上次的接觸,自己與陳語寒的已經關係熟份了許多,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裏,林決在活動課期間總是借口自己某些問題不會把陳語寒叫出來共同探討。當然,幹這種事情的雙方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討論基礎的學科問題大多不會超過十分鍾,而剩下的時間就會留給那些形而上的理想與人生,林決便是如此。

剛開始時,林決還十分費勁的想出些比較有深度的問題向陳語寒請教,後來覺得麻煩,就從練習題裏找點問題來問,再後來連練習題也懶得找,幹脆拿著課本,翻到哪兒問哪兒。為此陳語寒曾不解地對林決說:“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怎麼覺得你越學越差?”

不過與此相反,兩人的關係卻通過這種課外輔導的形式日漸熟絡起來。剛一開始,林決隻是在問完問題後稍帶說幾句不鹹不淡的話,比如:今天天氣不錯、你今天過得怎麼樣之類;後來,林決會在陳語寒釋疑的過程中穿插一些趣事逗她發笑;再後來,陳語寒索性也開始跟他講起了自己的心事和班裏情況。這個時候,兩人再那本書出來就純屬是為自己找一個看似正當的理由或為掩他人耳目,學不學習的已經不重要了。

林決的學校有一片不小的樹林子,被同學們一致認為是該校最值得誇讚的景致。原因有如下幾個:一、美化了學習環境,提升了學校品味,可在學生們上課之餘提供閑散休息的場所;二、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古今中外很多作家詩人就是在樹林中獲得靈感完成偉大創作的,據說其效率僅次於蹲在毛炕上拉屎;三、為青年學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談戀愛場所,一來這裏環境相對清幽,比較適合情侶耳鬢廝磨打情罵俏,二來可以避免老師的追捕,即便真被老師發現了,這種類似於叢林的地形也有助於他們迅速逃竄;四、晚上來樹林苟且的男女可以省去賓館開房的錢,算是給學生減負了;五、鑒於學校廁所人多坑少的現實狀況,個別等不及排隊的同學就會趁著夜色來樹林子裏解決,學校的一些環衛工人曾不止一次罵道:現在的學生都他媽什麼素質,屁股滿地長!鑒於以上羅列的眾多好處,這裏也成了林決和陳語寒時常約會的地點。

這天,當陳語寒匆匆地來到樹林時,林決已經坐在石凳上發了半天呆。她走到林決的身旁笑吟吟地說:“是不是等我很長時間了,不好意思啊,下課後老師叫我發卷子,所以來遲了。”

林決麵無表情地“嗯”了一聲,遞給陳語寒一杯她喜歡的奶茶。

“謝謝!”陳語寒笑著說:“哎,你知道嗎,我們班這次英語考得特差,老師發火,足足罵了我們半節課。”

“哦,是嗎。”林決仍然沒有表現出什麼興趣,隻是低著頭心不在焉地回答。

陳語寒感覺到林決有些反常,便問:“你怎麼了,好像不太高興啊?”

“沒事兒,就是突然心情有點不好。”

“為什麼呀?能和我說說嗎?”

“真沒事兒,就是不想說話,陪我坐會兒吧。”林決一反平日嘻嘻哈哈地樣子,神色頹然地對陳語寒說。

“哦。”陳語寒有些擔憂地點點頭,安靜地坐到了他的旁邊。

陳語寒的擔憂還是有道理的,眼下林決確實正被一件事苦惱糾結著。

事情發生在前一天。星期日的下午,林決從張淑琴那回到自己的住處,當他抽著煙拐過他所住一層的樓梯拐角時,突然聽到有人用略帶詢問口氣地叫了一聲:“小然!”

林決下意識地一驚,心想這人怎麼會知道自己以前的名字,他皺著眉抬眼望去,發現自家的門口處,一個男人正看向自己。

這人有些駝背,麵龐消瘦憔悴,黑白相間的頭發毫無生氣地貼在頭皮上。一件老舊的深藍色緊身上衣,一條膝蓋處已經磨得發白的黑色西褲,腳下的皮鞋上還蒙著層細微的塵土,看起來似乎有五十多歲樣子。盡管這個人看起來顯得有些萎頓,但當他看到林決後,眼神之中卻突然流露出難以掩飾的激動與欣喜。

林決疑惑地打量了這個人幾秒鍾,當他終於認出這個人是誰時,頓時又是一陣驚訝。是的,眼前站著的正是他的父親林躍!

讓林決感到驚訝的是,在他的記憶中,林躍一直都是精神抖擻、幹淨利落的形象,雖然掙錢不多,但總會把自己打扮的瀟灑光鮮,怎麼數年不見,現在竟混到了這般頹然的境地。

“是你?”林決皺著眉,很不自然地說。

“我……我來看看你。”林躍亦踟躕地說。

“你怎麼知道我住在這兒?”

“你媽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