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昭昭日與月34(1 / 2)

梁州牧為了大局著想,私自射殺了梁遐,以免牽連出背後之人,朝局動蕩。

文帝也深知背後之人是誰,可心裏還存著些僥幸,不想讓越氏太過難堪。直到淩不疑明明白白地指出,小越候犯下的事遠不止這一件。

文修君鑄幣案,是他在背後推波助瀾;以曲泠君之事陷害太子,是他一手謀劃;可最讓文帝不可置信之事,是他故意拖延孤城救援的時間。

越妃幫著淩不疑詐出了孤城一事的真相。小越候為了讓宣氏犯錯,故意拖延了老乾安王救援的時間,謊稱瘴氣有毒。彭坤奪取了宣氏兵權,殺了老乾安王,雍王偷換了軍械,導致本可支撐十日的孤城才兩日就破了。

孤城的真相,讓文帝痛心疾首。可也僅僅是,罰了小越候去守皇陵。畢竟,越氏一族,也隻剩下了越妃和小越候兩兄妹。對著這些曾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老臣,文帝總是格外寬容,就算犯下十惡不赦的罪行,也總能比旁人多幾分寬容。

文帝不願背上忘恩負義,對舊臣趕盡殺絕的名聲。他的仁慈,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淩不疑失望至極,卻也無可奈何。

儲妃孫氏,妒亂家邦,偽言離親,致宮闈失序,人臣不睦,故黜為庶人,謫居北宮。

本以為,事情到此也算結束了。可沒想到第二日,朝堂上卻炸開了鍋。

“陛下,丟失虎符乃是大事,動搖國之根本啊!”

“太子身為儲君,私會臣婦,此乃品行不端;丟失虎符,此乃大禍,實在是不堪為儲君啊!”

“其他都好說,可虎符卻是萬萬不可馬虎,如今太子連一個虎符都保管不住,日後如何能護住整個國家,護住天下百姓呢?”

“丟失虎符乃是重罪,請陛下嚴懲不怠!”

……

平日裏,宣氏和越氏多有不睦,常常是對著幹,可今日朝堂之上,卻是出奇的一致。沒有人為太子求情,就連宣氏一派,一言不發。因為虎符丟失,罪名實在是太大了。不僅太子會獲罪,就連宣後或許也會受牽連。

文帝坐在高台之上,被氣得說不出話,太子丟失虎符讓他震怒,大臣們的討伐更是火上澆油!

太子跪在大殿上,一臉頹然,他知道,這次是真的完了。身為儲君,立身處世,當垂範天下,私會臣妻已是聲名蒙上了汙點,可那是被小越候陷害,尚有辯駁的餘地。可丟失虎符,卻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淩不疑依舊冷著臉,一言不發。太子一向任人唯親,那孫勝本就無才無德,卻身負巡護東宮的重責。此次丟了虎符,便是無力回天了。

隻是,太子雖不堪為君,可他與宣後對待自己卻是好的,淩不疑也不想他們真的獲罪。

文帝進退維穀,不耐煩地退了朝。

可禦史台接連彈劾,大臣們不斷上折子,要求治太子的罪。

文帝是一個重諾之人,依從禮法,既立了太子,便從沒想過要廢。可如今太子卻惹出這樣的禍事來,如不嚴懲,都不能平息眾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