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真正的‘利維,艦團。
雖然數量不多,隻有一千多艘,卻足以表達帝國要把這場戰爭打到底的堅定決心。
經過此前的激戰,帝國與新聯邦損失巨大,雙方援軍趕來後,他們都對戰勝彼此沒有足夠的信心,於是默契地全線後退。
但帝國確實是
輸了。
主要是,帝***部收縮防線,準備應對三強國後續發難,新聯邦趁機收複了四顆行政星。
艦船與士兵損失方麵,雙方其實五五開。
五大主力艦團直接被摧毀了四分之一的艦船,另有三成艦船需要進行維修,十二艘無畏艦,有四艘成了宇宙塵埃,兩艘需要拉回去大修。
損失四分之一艦船,就相當於損失四分之一的兵源,艦船上的救生艇和逃生艙,在這種烈度的戰爭中完全就是擺設。
盾艦與補給艦損失最為嚴重,火力艦負傷較多。
新聯邦那邊就比較慘了,兩個主力艦團打沒了番號和建製,開戰時候總數占優的他們,最終送出了七千艘戰艦的戰損。
好消息是,損失的艦船大部分都是來自雜牌軍和‘封存重啟,的老艦。
壞消息是,他們需要維修的艦船並不多,損失數額約等於被摧毀數額。
古埃爾聯盟與自由合眾國各損失數百艘艦船,各自付出了數十近百萬士兵。
此戰剛落幕,銀河係的網絡世界直接沸騰。….
大概的輿論風向是:
【帝國以一敵三雖敗猶榮,新聯邦人多勢眾損失慘重。】
當然,這種沸騰,影響不到星際之間的政治對抗,帝國的軍部與外交部開始活躍了起來,古埃爾聯盟與自由合眾國國內出現了大量質疑當局政府的聲音。
他們為什麼要參戰?
既然決定參戰了,為什麼還不能將帝國的遠征艦團全殲,結果隻是打成了兩敗俱傷?
現在帝國已經將兩個國家視為敵人,後續如果新聯邦在這場戰爭中輸了,那他們兩家就必然要麵對帝國的無敵艦團……
諸如此類,不一而論。
小半個銀河係真正亂成了一鍋粥。
……
帝國戰艦群旗艦。
一群將領的投影出現在艦橋各處,托著自己的軍帽靜靜佇立,低沉的哀樂在旁回轉,悼念著此戰化成宇宙塵埃的帝國將士。
悼念活動後,沒有任何耽誤,托馬斯中將召開了軍事總結會議。
會上,各戰鬥集群指揮做了簡短的自我檢討,總結了在帝衛係統接管戰鬥之前,艦團在各方麵出現的不足。
楊洺全程聽了下來,心底最多的感慨,還是帝***隊的‘專業性,。
人類的戰爭中,科技含量越高,士兵自身信念與士氣,對戰局的影響也就越低。
帝***隊的戰鬥力,實在可怕。
「漢頓,你怎麼看?」
托馬斯中將突然點名,楊洺倒也沒怯場,沉吟幾聲,緩緩歎了口氣:「此戰罪不在軍。」
幾位將軍各自歎氣。
楊洺正色道:
「需要檢討的並不是各位,這一戰全程我都在旁觀,各位指揮之精準、我軍將士之英勇,我都看在了眼裏。
「問題是,古埃爾聯盟與自由合眾國,為什麼突然加入戰鬥?
「能看出,最開始他們也準備不足,戰鬥意誌並不堅定,來的艦船數量也並沒有很誇張,很像是匆忙中作出的決斷,而不是與新聯邦早有預謀。
「戰鬥進行到中期時,這兩家為什麼又開始不顧傷亡開始猛攻?這有些說不過去,這未免太反常。」
有位老將軍歎道:「事情已經發生,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以一國之力,與其它三強國全麵對抗。」
「此次我軍部常規戰力損耗嚴重,百分之三十的艦船需要維修修整,未來三個月,我們的兵力會出現明顯不足。」
「是啊,他們三家沆瀣一氣,不隻是給了我們遠征巨大
的壓力,也會對帝國全境形成較大的威脅,地方防衛部隊需要支援,各區域應急部隊也需要占據很大的資源。」
「我們難道要舍棄這八顆行政星嗎?那四顆行政星被對方奪走,後續必然會出現一係列關於掠奪令的負麵影響,我們會在輿論話語權上陷入絕對的被動。」
托馬斯將軍道:「我們隻討論軍事,各位做好防備對方偷襲的應對,等待上麵給與命令。」
「利維艦團之前啟動了,各位看到了嗎?」
將軍們陷入了沉默。
楊洺問:「這有什麼忌諱嗎?」
「並沒有忌諱,」托馬斯中將正色道,「不用多管他們,我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打,這次如果不是帝衛係統,這十二顆行政星,我們這次一顆都守不住。散會。」
帝衛。
楊洺眼前浮現出了那個馬尾辮少女的背影。
雖然這麼比較多少有點膚淺,但……還是自家的小律更漂亮一點啊。
(本章完).
言歸正傳
。您提供大神言歸正傳的深淵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