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1453年的世界(1 / 2)

(和正文關係不大,感興趣的可以看,不感興趣自行跳至下一章。)

西元1453年。

在這一年,世界上最為重要的事情莫過於發生在小亞細亞的君士坦丁堡之戰。

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親率大軍8萬,輔兵2萬,戰艦320艘,從海陸兩個方向夾擊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經過兩個月的慘烈攻防戰後,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穆罕默德二世滅亡拜占庭帝國。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奧斯曼帝國1461年征服特拉布鬆,拜占庭帝國才正式滅亡,此處不討論。

和中國一樣,存續千年的東羅馬帝國中間也是曆經數次王朝更迭,如希拉克略王朝,伊蘇利亞王朝等,而此刻被滅的朝代是為巴列奧略王朝,也是東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個王朝。

縱向來看,地處亞歐非三大洲交界地帶的東羅馬帝國,強勢的時候可以四麵出擊,而一旦衰落,幾乎是麵臨著來自四麵八方的敵人,每經曆一次王朝更迭,其領土就要縮水一次。不過無論如何,東羅馬帝國能夠存續千年,不得不承認羅馬的強大底蘊。

對於這場戰爭,一些不熟悉東羅馬帝國曆史的人多半認為這就好像是秦朝漢朝滅亡了一樣。事實上,這一戰非要類比的話,與崖山之戰類似,是一個文明的存續之戰。

但是這兩場戰爭的後續全然不同。

君士坦丁堡一戰後,***文明的象征——清真寺拔地而起,穆罕默德二世為了統治這片土地自稱凱撒不過是虛有其表,並不弱於東正教文明的***教文明徹底同化了這片土地,幾座高聳的東正教大教堂即便是得以保留,也已經失去了其靈魂。

而崖山之戰後,誰也無法否認,元朝繼承了眾多漢家製度,別的不說,就中央集權的那一套體製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光大,其越是統治中後期,漢化的程度越明顯。

非要議論文明史,元朝於中國曆史而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這個問題有的討論。

不過,單從政治的角度而言,必須告訴你“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個命題是日本人提出來的,也是其發揚光大的,目的是為了瓦解清朝的統治,同時實現自己*****圈的野心。所謂一切文化都是政治經濟的反映,不要被人賣了還給自己惹一身騷,你認為的正義與一腔熱血或許一文不值。

東西方文明在君士坦丁堡激烈碰撞,結果是東風壓倒西風,而且在未來的數百年內,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持續擴張,西征東歐,南滅埃及,北拒沙俄,橫跨三大洲,成為東西方商路上的巨無霸。Μ.Lωxδ9.org

除卻君士坦丁堡之戰外,在這一年,世界上還有一場重要的戰爭——波爾多決戰(即卡斯蒂永戰役)發生,其被冠以決戰之名,因為這是鼎鼎大名的英法百年戰爭的收尾之戰,但是交戰雙方加起來都沒有兩萬。英法兩國在這個時代的國力,其實真的很一般。

英法兩國由公元1337至1453年,說是百年戰爭,可不止百年了。實力相對弱小的英國縱橫捭闔,在戰爭初期取得了遠超其實力的戰果,甚至一度入主巴黎,可惜局麵並沒有鞏固下來,隨著後期法王權力逐漸擴張,統合國內各個派係,戰爭的結局並不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