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海浪拍岸聲。
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進屋裏。
睡在旁邊的是已入夢鄉的弟弟陳東遠。
陳東林躺在床上,雙手枕著後腦,聽到窗外‘嘩啦啦’海浪拍岸聲,看著皎潔的月光灑在窗台上,久久不能入睡,腦海中思緒如潮。
不經意間,陳東林的眼光掃過床邊的書桌上的一本日曆本。
日曆本撕了一半,泛黃的紙張,白紙黑字。
1980,10,2,星期一。
宜:開市交易立券納財……
忌:嫁娶破土
進人口
出行……
衝:衝豬(丁亥)煞東……
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他前世是一個生活在2014年內地一名欲欲不得誌的導演,叫陳嶽,上戲導演係畢業,科班出身,畢業後從事電影藝術工作。
先後做過導演助理,副導演,導演,導過幾部小成本小製作的電影,都取得過很好的票房,拿過一些小獎,養家糊口沒問題。
如果,要給國內導演的成就分成幾級的話,陳嶽充其量隻能算是個三流的導演。
這樣的導演在影視圈內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運氣好的碰到一個機遇,然後抓住了這個機遇,拍出一部有非常大影響力的電影,獲得非常高的電影票房,或是拿到過電影大獎,然後,就一飛衝天了。
就比如,《瘋狂的石頭》的寧浩,他才華是有,但最重要的他碰到了一個機遇,這個機遇就是香江藝人劉德樺投資的‘亞洲新星導’計劃,這個計劃是在全亞洲範圍內挑選6名年輕的導演,資助他們拍攝電影。
寧浩的《瘋狂的石頭》入選‘亞洲新星導’計劃的一部影視作品。
《瘋狂的石頭》上映後,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影響,寧浩也因此從一個沒沒無聞的導演成為新一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還有些導演就像陳嶽一樣,拍過一些小成本、小製作電影,取得過不錯的票房,給投資商帶來不錯的投資回報,也拿過一些小獎,在圈內有一點點名氣,投資商願意給這些導演投資。
這隻是千八百導演中一小部分。
還有更多的不得誌的導演正在到處尋找機會,拉關係,尋找投資。為了拉到投資,給投資商陪酒,陪笑臉,百般巴結也大有人在。
還有的灰心喪氣幹脆轉行幹別的。
相比這些不得誌的導演,陳嶽算混得比較好的。
不過,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陳嶽想到自己的夢想,考入上戲時的意氣風發,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在影視圈打拚了十幾年,人已經磨去了棱角,當初的夢想已經磨滅,隻剩下責任,作為一個女人的丈夫,一個孩子的爸爸的責任。
當初的意氣風發到現在已變得幕氣重重,沒有夢想,沒有激/情,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人已經麻木了。
這種麻木的日子讓陳嶽心裏充滿了苦悶,鬱悶。
心裏充滿鬱悶的陳嶽來到一家夜/店借酒消愁,多喝了幾杯,醉過去了,後來什麼都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