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秦方澤的謀劃(1 / 2)

在以往,葉元秋外出都會跟秦方澤說一聲。可是,這一次他卻不聲不響地走了。

秦方澤心裏莫名地多了一層難以名狀的東西。

他本來想要問一下葉元秋去了哪裏,但還是打住了。

如果陳紹峰想說,也不會這樣含糊地搪塞他,但秦方澤卻斷定陳紹峰一定知道葉元秋去了哪兒。

秦方澤悶悶不樂地回到辦公室。

一連幾天過去了,葉元秋一直沒有給他來過電話。秦方澤打過去幾次,都是轉秘書台服務。

他不覺心裏咯噔了一下,這個葉元秋葫蘆裏在賣什麼藥?

他從上次明寧鎮葉元秋對他的態度上,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了一些什麼,是不是葉元秋懷疑網絡上對他的攻擊與詆毀是他幹的,才借機給了他臉色看?否則,葉元秋犯不著這麼小題大做。

一想到網絡上的那些帖子,秦方澤的脊背上不覺冒出一股冷汗來。

他現在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這步棋走錯了?

當明寧煤礦發生透水事故後,他感覺到葉元秋的晉升有可能落空時,他真怕葉元秋繼續待在古林縣,這樣的話,就徹底斷了他的希望。

如果再陪葉元秋熬上幾年,他已經過了五十五歲,就是有機會他也超齡了。

他不得不想辦法,抓住機會把這潭水攪渾,說不準還能在渾水中摸到魚。

他知道,在網絡時代,謠言可以讓一個人一夜走紅,也可以讓一個人一夜之間聲名狼藉。

他更知道,打虎不死反傷身,兩利相衡取其大,兩弊相衡取其小的道理。

反複權衡之後,他便做出了最後的決定:孤注一擲!

許多重大轉折,都是成功者抓住時機果斷下手的結果,而往往那些優柔寡斷的人坐失良機,到頭來隻能是白了頭空悲切。

當然,殺雞焉用牛刀?做這樣下三爛的事無須他親自動手,他隻須動一動腦子,就會有人主動充當炮灰。33小說網

這個人就是羅天良。

自從明寧煤礦事故發生後,羅天良正為他的事情犯愁,生怕頭上的烏紗帽還沒有焐熱就被這起事故刮跑了。

羅天良正在琢磨著怎麼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把清晰的事情搞渾濁,這樣他就能蒙混過關。

可是,苦於沒有好的辦法,他成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羅天良找到了秦方澤,秦方澤的幾句話讓他醍醐灌頂,更讓他看到了希望的亮光。患難之時見真情,他沒有理由不感激秦方澤,沒有理由不去這麼做。

就這樣,秦方澤把自己想要的結果成功地轉嫁到了羅天良的身上,讓他心甘情願地當作他自己的事去完成。

這樣做的效果果然很好。一夜之間,葉元秋成了網民們指責的對象。秦方澤卻在沸沸揚揚的讚揚聲中一路飆升。

不過,因為“功高蓋主”,讓葉元秋產生了想法,否則,他絕對不會因為明寧鎮群眾圍堵的事情遷怒於他,更不會去省城不給他打招呼。

秦方澤現在真是吃不準,走的這步棋是對了,還是錯了?

正想著,秘書進來告訴他,葉書記去了省城。

“跟誰一起去的?”秦方澤敏銳地抬起頭問道。

“黃秘書。”

秦方澤“哦”了一聲,不再說話。

坐了大約一刻鍾,秦方澤起身朝縣府那邊走去,他想去看看張東峰。

一是聽聽他對汙染企業的態度,好提前做點準備;二是說不定能從張東峰那兒獲得一些葉元秋最近的心態。

自從明寧煤礦救援結束,秦方澤覺得葉元秋對張東峰越來越信任了。

沒想到讓羅天良精心挖了個坑,張東峰沒掉進去,卻讓自己掉了進去。

這次,張東峰赴省城把上訪群眾順利勸回來,在葉元秋那兒又搶了頭功。

如果等到張東峰完全取得葉元秋的信任,無疑會製約了秦方澤在常委會上的話語權。

不行!秦方澤不能就這樣輕易認輸,一定要想辦法製造點矛盾出來,即使擠不走葉元秋,將來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也不錯。

此刻的張東峰正在辦公室裏麵對電腦看古林縣論壇。

當葉元秋重新出現在電視畫麵上時,網上有關他死亡以及被紀委采取留置措施的各種傳言一下子消失了,有關葉元秋的話題也少多了,對張東峰褒獎的話題反而多了起來。

說張東峰是一個能站在老百姓立場上說話的好領導,他來古林縣不到一個月,凡有危難處必有張東峰,這樣的領導才是古林縣未來政壇上的希望之星……

張東峰大致瀏覽了一下,就覺得脊背發涼,汗毛豎起,不敢往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