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麵對麵談話,加上這兩個對象是一般幹部,還沒有和周圍的幹部群眾產生較大的矛盾,自然紛紛說好。
於是趙成剛在這個環節得到了考察對象所需要的推薦票。
趙成剛打電話向張東峰報告情況,張東峰隻說了一個“好”字,然後掛了電話。這種成功隻是策略上的偷渡過關,並不意味著真正能夠瞞天過海。
考察已經接近尾聲,臨近下課的老同誌通過各種渠道,知道崗位與職務行將終結。用曾經流行的一句話說,他們並不願意退出曆史舞台。
這些老同誌一個個說話瀟瀟灑灑,說船到碼頭車到站,願意把權力移交給年富力強的同誌。
隻是接近調整,這些人向縣委考察組反映,說他們方才五十多歲,按照人的壽命延長的實際,在京城層麵還是年輕同誌,在地方上隻能算是人到中年,要求縣委再給他們幹革命的機會。
縣委沒有進行正麵回答,他們便動用掌握的各種資源進行說情,上級領導紛紛打來電話,要求縣委給予這些老同誌機會,這一屆任期還有兩年多,那就至少讓他們幹滿這一屆。
鄭冠華躲了,歐陽明輝借口不分管組織,不屬於自己職權範圍,於是所有壓力都集中在張東峰身上,仿佛山雨欲來,壓力空前增加。
鄭冠華和張東峰通電話時,間接地詢問張東峰,拿個人的仕途去賭江東縣下一步工作的良好格局,究竟值不值?
如果張東峰以矛盾太複雜、壓力太大為理由,向縣委提議暫緩進行機構改革,估計鄭冠華和歐陽明輝都會同意。
隻是,長期以來,江東縣發展的滯後,在很大程度上是幹部思想素質的滯後。
縣委決定進行機構改革的主要動因,就是要把政治素質高、領導能力強、業務素質過硬的年輕幹部推向前台,使江東縣的領導素質和機關作風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改革如箭在弦,此時如果緊急刹車,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行政資源,江東縣還將失去一次難得的改革機會。
在機構改革的大局和個人前途之間,張東峰陷入兩難的抉擇。
在江東縣,竟然找不到能夠共同探討這一問題的朋友,張東峰真正感受到孤獨,感受到了高處不勝寒的滋味。
雙休日去見歐陽海燕,他請教這個問題。
歐陽海燕用一種十分幽默的話回答他:“我是生意人,追求利潤最大化、個人利益最大化,此事如果按照我的意見,當然以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為最終原則。”
張東峰心有不甘:“對我來說,是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呢,還是個人利益最大化?”
歐陽海燕正色道:“你作為領導幹部,需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想進步和晉升,還是需要考慮社會效益。”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一個人要有所為就要正道直行。”
星期一上班,張東峰擺脫了精神上的重負,渾身輕鬆舒暢,在辦公室裏和鄭冠華通了電話。
鄭冠華擔心夜長夢多,有些領導在壓力之下會改變原來的思路和看法,否定原來擬定的考察對象名單,確定三天之後召開考察彙報會,彙報完即召開常委會研究人事方案。
張東峰把李小華和趙成剛叫到部長辦公室,責成兩位副部長督促各考察組加快進度,在兩天內全部考察完畢,並寫出考察材料。
李小華說道:“時間太愴促,考察對象的考察材料肯定來不及寫。”
張東峰明確說道:“你們應該知道此事越拖越麻煩,鄭書記和歐陽縣長的意見,特事特辦,那就打打擦邊球,邊考察邊寫材料邊彙報,三位一體,同步進行,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三天後,江東縣武警中隊警營,氣氛肅然、戒備森嚴。
鄭冠華第一次利用了武裝部黨委書記的權力,把江東縣委常委會挪移到了警營召開。
參加常委會的成員和列席人員陸續到來,一路上有說有笑,接近警營,即被這種如臨大敵的緊張氣氛所感染,趕緊斂起笑容。
趙成剛第一次參加常委會,不知深淺,見張東峰居然親自把守營門,驗證與會人員身份,不禁驚訝咂舌,朝張東峰扮了個鬼臉,張東峰隻是輕輕點頭示意。
張東峰雖然認為鄭冠華有些小題大做,但是,做為縣委班子成員,他的責任是熱烈擁護班長作出的任何決定,以維護書記的絕對權威。
人員到齊,張東峰撤崗,站崗的武警戰士緊閉營門,特殊的會議開始了。
。您提供大神平和心境的大展鴻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