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宮清理出來過了一個月,林舟召開發布會,宣布在雲陽重建琥珀宮的計劃,他將會在雲陽建立一座綜合性博物館,用來展示他所發現的這些文物,名字就叫做林舟博物館,而這座琥珀宮,就會建在博物館內的一個展廳之中。
聽到這個消息,再一次在世界引起了轟動,林舟這些年所發現的珍貴文物,都一直存放在寶源閣博物館中進行展出,而現在,終於要成立屬於自己的博物館了,這絕對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博物館。
而所謂的個人,是完全靠著林舟一個人,發現的這些文物,國外那些家族的私藏,算不上個人所擁有的,更重要的,國外的家族基本上都靠著侵略發家致富,掠奪了許多的文物,才支撐起家族藏品,而林舟,卻是完全自己去尋寶得到,沒有進行任何的掠奪。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博物館內,將擁有一座琥珀宮,博物館之中的珍貴宮殿,許多人覺得,林舟博物館一旦成立,客流量將會直接爆炸,估計有無數的人,都想要進來觀看琥珀宮,觀看這些由林舟一個人所發現的寶貝。
而林舟成立自己的博物館,這也是他的師傅齊老所要求的,因為他所發現的文物,已經非常多了,再存放在寶源閣裏,也不是個辦法,因為這是屬於林舟的成果,林舟的名氣,被寶源閣一直占用也不好,是時候成立自己的博物館,將這些東西放進去展示了。
博物館的選址已經確定,有關部門將雲陽風景優美的一片地方批給他使用,而且天華省各個部門,都會全力配合這座博物館的建設,因為領導們都知道,這一座林舟博物館,未來肯定會成為雲陽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發布會結束之後,世界一些國家的文物部門都向華夏發出了請求,想要參與琥珀宮的重建工作,許多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也想要報名參與林舟博物館的設計工作,至於德國和毛熊國,看到他們的聲討,被華夏和林舟無視了,也隻得和其他國家一樣,請求加入琥珀宮的重建,現在琥珀宮在華夏,他們能怎麼辦,像當年八國聯軍進帝都一樣,過去搶過來嗎,然而現在的華夏,已經不是任何國家所能隨便欺辱的了。
而這件事情,林舟也是讓國家有關部門全權負責,反正琥珀宮在雲陽,國外的專家想要來參與重建,那也是一件好事,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至於博物館的設計工作,他在全球範圍內征集設計方案,一旦被采納,將會獎勵一千萬人民幣以及十斤龍園勝雪茶葉,一件柴窯瓷器。
現在的柴窯瓷器,還是由他進行負責燒製,每年都會燒個兩三次,隨著柴窯瓷器的不斷銷售,在拍賣會上的價格也是有了一些降低,但是目前來說,依舊是不可多得的寶貝,因為這是由他這個瓷器大師親手製作,再加上特殊的泥土和工藝,使得柴窯瓷器,渾身都散發著比其他瓷器更美麗的氣息,而且一件最多也就二三十件,得到了柴窯瓷器,擺放在辦公室裏,那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一種身份的象征。
這一條全球征集博物館設計方案的信息公布之後,瞬間讓世界沸騰了起來,特別是建築設計圈子裏,更是一陣陣的激動,因為這個獎勵太豐厚了,其他公司或者政府部門征集設計方案,最多就獎勵幾百萬的人民幣,而林舟不但獎勵了一千萬人民幣,還有十斤龍園勝雪,一件柴窯瓷器。
在所有設計師看來,十斤龍園勝雪還有一件柴窯瓷器的吸引力,可是比一千萬大得多,因為現在龍園勝雪幾乎沒有在市場上流通,每一個得到的人,都是像寶貝一樣的放著,要麼當禮物送給別人,要麼自己品嚐,很少會出售,柴窯瓷器也是如此。
這一次獎勵十斤龍園勝雪,簡直可以隨心所欲的喝茶了,家裏來客人了,也能用龍園勝雪招待,那簡直就是非常有麵子的事情啊。
征集方案的時限為三個月,許多建築設計師,都買了前往雲陽的機票或者車票,想要實地的查看博物館的場地,根據場地來做出最完美的設計。
兩個月之後,各種設計方案如雨後春筍般的向博物館征集活動辦公室寄了過來,林舟找了幾名在建築設計上非常專業的人,幫自己進行初選,而他也會時不時的查看這些設計稿件。
終於,三個月過去之後,林舟暫時選定了三份方案,讓工作人員打電話通知他們,進行麵談,詳細的了解一下方案的設計思想,其中一份來自漂亮國的設計方案,他比較滿意,設計師還是一位華裔,而且是一位已故著名建築設計師的長子,那位建築設計師建造了設計了許多著名的建築,還是華夏工程院的外籍院士,華夏其中一個博物館的新館,就是由他設計的,可以說集現代與古典美於一體。
林舟也去過那個博物館,非常美麗,結合了當地的建築特色,使建築物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可以說別出心裁,等到三位設計師來到雲陽之後,他一一進行了麵談,在最後,見到了那位著名設計師的長子陳建中。
而陳建中親手交給林舟一封信,由他父親寫的信,並表示他的父親在兩年前去世的時候,把這份設計方案交給了他,等到林舟要建立博物館的時候,再拿出來。
林舟雙手接過信件,打開之後,仔細的看了看,麵上不禁露出了深深的感動,這位已經去世的建築大師,在他第一次踏上日落帝國的領土,進行淘寶撿漏的時候,就預料到了,未來肯定會成立自己的博物館,所以,進行了提前的設計。
這位建築大師預估了幾個可能建造博物館的場地,其中就有博物館現在所選擇的位置,他結合著這些場地,設計出了不同場館的方案,根據場地環境的不同,有著一些小小的修改,以便於能夠完全與附近的環境相融合。
林舟看到了這位設計大師留下來的講解,對自己的設計思想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可以說是十分的完美,隻可惜的是,這位大師已經故去,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啊,這位大師把設計方案交給其長子陳建中,應該代表著陳建中能夠勝任這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