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裝了三十斤木耳和三十斤鹿茸菇,用自行車馱著,旁人問起,就大大方方地說拉去收購站賣。
並且,她還謹慎地真的先去了收購站,將木耳和鹿茸菇各賣了十斤。
然後,才往縣郊的一個村子去。
她已經來找過一次董漢的“表妹”,這回算是輕車熟路。
董漢的“表妹”是個男的,三十來歲的漢子,叫李向陽,個矮微胖,看著就油水足。
這個村子的人也不多,就七戶,都姓李,家家都幹這個,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安全的環境。
而且這個村子還離國道不遠,運輸方便。
李向陽看到宋子瑤並不熱情,原因宋子瑤也大概知道。
她上回來時,賣的東西就不多。畢竟她勁兒小,帶不了多少。至於使用空間攜帶,她是從來沒想過的。
——她的原則是,除非是像上次遇到野豬的那種威脅到生命的極端情況,否則絕對不會在外麵進出空間。
這回看到宋子瑤提著的麻袋,李向陽就知道又隻有仨瓜倆棗了。
他正在吃麵條,見宋子瑤來了,又嗦了兩口才放下碗,然後懶洋洋道:“啥東西啊?”
宋子瑤將麻袋解開。
見是木耳和鹿茸菇,李向陽心道,果然如此。
不過蚊子腿兒再小也是肉,他拿出秤來打算稱重。
誰知宋子瑤伸出手在麻袋底下掏啊掏。
不一會,竟然掏出了......李向陽眯著眼睛看了看,然後指著問道:“這是,人參?”
宋子瑤點頭道:“沒錯,你要嗎?”
李向陽上手掂了掂,有些心動,又有些猶豫,“可這玩意......你打算換多少?”
人參屬於藥材,一向是被縣醫院壟斷了的,李向陽這沒收過。
他知道人參是好東西,但不懂,怕被坑,所以才猶豫。
宋子瑤大概也看出了他的顧慮,便道:“這兩根參是我們隊上一個老采藥人挖到的,剛挖出來的時候有三兩重呢,現在幹的也有一兩,起碼在山裏長得有二百年。”
“也就是說,這是百年人參啊?”李向陽瞪大了眼睛,然後好奇地打量著人參,“......瞧著也不大啊。”
宋子瑤輕哼了一聲,“幹參都有一兩重嗎,還不大?放心吧,這種事我哄不了你,你隨便問個大夫就能知道了。”
也是。
而且這位宋同誌是董漢介紹來的,應該不是什麼來曆不明的人。
李向陽當即就問道:“那你開個價吧。”
王老滿是懂行的,宋子瑤花一百塊從他那買的參,他應該沒吃什麼大虧。
她這個參,論品質和重量比王老滿賣她的強許多。
想了想,宋子瑤比了四根手指頭,“四百一根。”
李向陽摸不準這個價,但先砍一刀準是沒錯的,“二百。”
“沒誠意。”宋子瑤作勢走人。
李向陽叫住她:“等等等等,二百五!”
宋子瑤:“......這個數字不吉利,我不喜歡。”
“我這還沒出貨的渠道呢,萬一這參砸我手裏......”瞥見宋子瑤又要走,劉向陽忙道:“三百,兩根六百,行了吧?”
“成交。”
最重要的參談定了價格,剩下的木耳和鹿茸菇就簡單了,按平常的價算就是了。
離開時,宋子瑤神情愉悅。
她算了算,加上先前零零碎碎賣的東西,她的小金庫已經有九百多,差一點就能成為千元戶了。
賣參倒是個好買賣。人參體積不大,好攜帶,價格還高。
但卻不能經常性地賣。
上百年的參,市麵上都是數得著的,要是出多了,難保不會惹人懷疑。
這回一次性出了兩根,下回再出,起碼得等到好幾年,或者是到另一個城市去。
宋子瑤走後半個小時,李向陽又迎來了另一位客人。
這回他可不一樣了,老遠就起身迎接,熱情道:“來了老弟!”
。您提供大神沈晶冰的七零空間:嬌嬌知青撩得糙漢心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