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征戰半生,身邊猛將智囊如雲,基業橫跨荊益兩州。”劉禪沒了修仙的擔憂,感覺中氣也足了,字正腔圓大聲道,“然,我等年輕一輩,在父輩庇佑之下成長,如籠中鳥、室中花,未經風雨、未見世麵,正需要出去闖蕩一番,增加閱曆。”
“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為複興漢室大業計,為父王基業後繼有人計,兒臣鬥膽提議,請父王下令,年輕一輩子弟,皆隨兒臣東征曆練。”
劉禪說完,整個大殿靜悄悄的,落針可聞。
不少人投來狐疑的目光,世子這是要做什麼?自己貪玩還不夠,還要帶著所有的官二代一塊胡鬧?
本來大多數人對劉禪作為此次東征的主帥就持不同意見,但是大王做了決斷,軍師沒有反對,尚書令和左將軍親隨輔佐,而且此去也隻是幫著關羽守好老巢,不算複雜。
因而,大家才沒有跳出來提太多反對意見,然而,現在劉禪提出,要帶走所有二代子弟,這個怎麼琢磨怎麼覺得太過荒唐。
一個娃娃主帥帶了一堆娃娃兵去對付東吳,這是想要笑死碧眼兒好趁機占據他的領地嗎?
“一個孩子帶一群孩子出征,豈不是會被東吳恥笑我蜀中無人?”劉封臉現憂色,心頭卻不由得掠過一絲喜色——騷操作來了,有好戲看了!
“大王,行軍打仗非同兒戲,豈能讓眾小兒隨軍?”又一名文官出班,乃是治中從事彭羕。
“大王容稟。”光祿卿黃權出班奏道,“自古行軍作戰不帶家眷,世子自然非常人可比,但若再帶一批孩童,恐於軍不利啊,請大王三思。”
劉備擺了擺手,哪會聽他這個?他現在滿腦子都是吾兒有將帥之風,吾兒天資聰穎之類的讚美之詞。
你們幹什麼?看不起我家世子?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此言大妙,年輕子弟是應該到戰場之上曆練一番。”劉備肅然道,“傳本王命令,眾卿家中所有年紀比世子大的子弟,此次都要隨軍出征,孤記得公衡(黃權字)之子比世子大幾歲吧,回去收拾收拾,早點到軍營報到!”
“這……遵令!”黃權無奈,隻得答應。
心中暗歎一聲,怎麼大王也跟著世子一起胡鬧呢?
看了看漢中王和世子兩人一模一樣的黑眼圈,估計這父子倆昨晚就一起胡鬧了,至於怎麼鬧的,他當然猜不透。
可是孔明軍師和孝直尚書令怎麼也不勸一勸?黃權看向諸葛亮亮和法正,見兩人神色泰然,對此充耳不聞。
隻能暗歎一聲作罷,祈求法孝直屆時能夠嚴格管束,別讓一群小孩捅出什麼漏子。
劉封麵露詫異之色,父王怎麼想的?這也能支持?軍師一向治軍有方,居然也放任此種兒戲?
他感覺自己的腦袋再次陷入混沌狀態。
。您提供大神河浪寬的三國:讓你扶漢,你去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