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萬金之軀,身係蜀中安寧,確實不可輕動。”諸葛亮出班,不緊不慢地道,“臣在東吳稍有微名,不如就讓微臣去荊州協助雲長,定然萬無一失。”

劉禪斜著眼瞅了諸葛亮一下,心說這套詞怎麼這麼熟悉呢?

這時尚書令法正也出班奏對,“軍師總理軍國重事,也是不可輕易離蜀,不如……”

我靠,感情都是演員啊。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劉禪內心不由得感歎,劉備、諸葛亮、法正三位昨晚在王府後花園就已經定下來要救荊州,而且連人選都定好了,結果今天朝堂之上還來這麼一出,演得有模有樣。

大殿中一派君愛臣、臣護君的和諧氛圍。

劉禪感覺,自己和這些朝堂大佬們比起來,還是太稚嫩了一些。

他突然注意到法正的目光看了過來,幾乎同時,劉備和諸葛亮的目光也看過來,知道這是讓他出來提議法正領兵前去,這都是昨晚在後花園小船上就商量好的。

劉禪心領神會,正要出班,卻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傳來:“既然父王不便親自統兵,不如就讓世子代父出征。”

眾人看去,出班說話的是一員武將,正是副軍將軍劉封。

剛才劉封注意到漢中王、軍師和尚書令都向世子劉禪那邊看,剛開始以為是他們想讓劉禪出征,不過隨即覺得好笑,一個十二歲的小孩怎麼可能領軍?

但他實在是太想看劉禪的笑話了,於是幹脆把這個話挑明,出班建議世子代父出征。

劉封一向厭惡劉禪,特別是劉備進位漢中王以後,劉禪被封世子,而自己南征北戰、浴血拚殺,也僅僅是個副軍將軍。

他經常想,如果沒有阿鬥,那麼世子現在的一切,便是我劉封的。

這突如其來的情況讓劉禪也感覺有些詫異,劉封這個家夥一向是想著法子的擠兌自己,怎麼突然建議讓自己統軍出征?

回頭看了看劉封,從其臉色上看不出什麼表情來,倒是一本正經的樣子。

肯定憋著壞水,是想看本世子的笑話吧……

劉禪很快就想通關鍵之處,本世子正想要找個能夠自己做主的地方安靜修仙呢,若能讓我獨領一軍,那倒是求之不得。

“胡鬧!”劉備的臉色沉了下來,道,“此去荊州萬分凶險,世子從未統軍,怎麼可能負起如此重任?”

劉封是什麼意圖,在劉備這個見過大風大浪的老狐狸麵前,幾乎一眼便可看穿。

文武官員也全都覺得劉封這個提議有點扯蛋,在他們眼裏,世子根本沒有統軍經驗,而且年紀尚小,最為關鍵的是,世子不學無術、放浪無狀,他不是正經孩子知道嗎?

這種人怎麼可能統軍?而且還要遠赴荊州與江東豪傑鬥智鬥勇,根本不可能。

就在眾人都認為劉封這個提議過於不靠譜之時,卻見世子劉禪走出班列。

“父王,兒臣願意代父出征,去守荊州,定讓那碧眼兒不敢西望。”劉禪義正辭嚴地說道。

“軍國大事豈可兒戲?”劉備沉聲道。雖然他對劉禪昨夜的驚豔表現高度認可,但是,說一千道一萬,覺得劉禪還是不適合領軍。

正在這時,有近侍匆匆上殿,呈給劉備一封密信,劉備看後麵帶喜色,遍示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