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盯向劉禪。

大家隻是好奇劉禪會怎麼回答,但要說這位世子能提出一個什麼樣的合適人選,他們還真就沒報太大希望。

蜀漢的一二三把手聚在一起都沒商量出個門道來,你一個隻知玩樂的十二歲孩子能有什麼見解?

“發現荊州之危,已難能可怪,接下來誰去救荊州、怎麼救荊州將是更大的難題,阿鬥恐怕難有謀略。”劉備心中默默想道。

劉禪一下子哪裏能想到合適的人選?他現在隻想趕緊恢複修仙。

而且事實上很多朝臣他都認不全,隻得撓了撓頭,道:“不妨明日聽聽眾文武的意見?”

“世子英明。”法正對身邊的劉備道,“馳援荊州,須在明日朝會之上定下來。”

法正抓住機會想把劉備和劉禪兩人分開,免得劉備一怒之下再做出什麼衝動的事。

劉備盯著劉禪,沉聲道:“如果孤非要聽聽你的意見呢?”

“這……”劉禪沉吟一下,在他的印象中,隻要有人能夠防住後方,不被呂蒙偷襲,荊州就不會失去。

可是劉老頭非要讓我說一個人……劉禪看了看畫舫上的三位大佬,笑道:“既然父王和軍師都不便東征,那就隻有老師走一趟了。”

在座三位大佬,兩個不能去,那就隻能第三個去了,多簡單的一道選擇題,排除法。

法正的能力是有的,這一點不需要特別找理由,劉備、諸葛亮二人也都是信服的,治政治軍都是一把好手,定軍山斬夏侯淵,就是法正和黃忠二人的傑作。

“馳援荊州,孝直之才足以勝任。”劉備沉吟道,又搖了搖頭,“不過,阿鬥沒看到你老師有恙在身嗎?還怎麼忍心他長途奔波、軍旅勞累?”

法正有病在身,而且命不久矣,想到這個,劉禪就有點心痛,天妒英才啊。

不過他突然眼睛一亮,想起一件事來。

“正因老師有恙在身,兒臣才想讓他前往荊州。”劉禪笑道,“兒臣從行商處得知,大漢兩大神醫——華佗、張機目前皆在荊州,老師小恙,在神醫麵前,還不是藥到病除?”

“原來如此!”

劉備、諸葛亮、法正三人露出恍然甚至驚喜之色。

法正乃是益州舊僚中最為堅定力挺劉備的代表,有他在,益州本土勢力就會穩定。

劉備領益州牧不過五年,今年才剛剛拿下漢中,雖然花了很大精力治蜀,但還沒到徹底人心歸附的時候。

在此關鍵時刻,法正絕對不能倒,否則就會出亂子。

曆史之上,法正死後,劉璋舊部多次發生判亂。

不管從個人情感還是治國理政,在場諸人都不希望法正出事,當然除了劉禪之外,其他人並不知道法正快要GAMEOVER了。

劉備意味深長地看向法正。

法正抱拳施禮,一臉正氣地道:“全憑主公吩咐,臣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他自己也明顯感覺到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如果能得兩大神醫出手救治,何樂而不為呢?即便有一人出手,也強過呆在成都等死。

劉備點了點頭,看向麵露笑容的阿鬥,怒氣早已煙消雲散,隻是還有點恨鐵不成鋼,“阿鬥啊阿鬥,你讓孤怎麼說你,這不是挺懂事嘛,何必把大好光陰浪費在玩樂上?別再幹這種求仙問道的荒唐事了。明日開始,參加早朝,作為世子,也該接觸接觸治政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