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世間萬物都不曾存在,隻有上帝。是上帝創造了天地及萬物。
第一天,上帝輕輕揮手,說:“要有光”。於是世間就有了光。之後亮光隱去,黑暗重臨,從此,世間就有了晝與夜的交替。
第二天,上帝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上帝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上帝稱空氣為天。
第三天,上帝說:“水應聚集在一起,使旱地顯露。”於是,諸水彙聚,旱地顯露。上帝稱旱地為“陸”,稱聚水之處為“海洋”。
大地生出了草木,出現了各種瓜果蔬菜,籽實累累,整個大地上一片生機盎然。
第四天,上帝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管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普照全地。”於是上帝造就了兩個光體,給它們分工,大的管晝,小的理夜。上帝又造就了無數的星鬥。把它們嵌列在天幕之中。
第五天,上帝說:“水中要有眾多的魚,天空中要有無數的鳥。”於是,魚自由自在地暢遊在水中,鳥自由地翱翔在天空。
上帝又說:“地上要有各種動物。”於是,大地上出現了各種野獸和昆蟲,野獸在地上奔跑自如,昆蟲飛舞在花草中。
第六天,上帝看到陽光明媚,大地遼闊,世間一片姹紫嫣紅,獸跳蟲躍,魚遊鳥鳴,十分滿意,於是說:“我要照我樣式造人,讓他管理地上的萬物和走獸。”上帝用泥捏成一個泥人,朝泥人吹了一口仙氣,於是,人便在上帝的手裏誕生了。
用五天的時間造出天地萬物,又在第六天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上帝看到天地萬物井然有序、生生不息,他造的人英俊健壯,很高興,便決定把第七天作為休息的日子。
諾茲多姆隻看了個開頭,便將林森遞來的《創世7日》這本書合上,滿是疑惑地開口:“你讓我看這本書,是何用意?難道,它能助我變得更強?可我委實看不出它有任何神奇之處。”
林森笑了:“你看不出來,是因為你並不曾踏入上帝禁區。”
林森知道,張光遠與歐陽虛彥一直以來的真正追求——那便是依靠量子意識,踏入上帝禁區。
為了追求這一目的,張光遠甚至不惜投入古神的懷抱。因為他以為依靠古神獲得更高智慧後能在這一道路上做出更大突破。
但顯然,他錯了。可盡管誤入了歧途,最後時刻的張光遠依然替林森撥開了遮在他眼前的最後迷霧。
除了林森,張光遠算是半隻腳踏入上帝禁區的存在。
與之相比,盡管如今的歐陽虛彥更強,甚至還在此刻的林森之上,但他根本不曾踏出那關鍵一步。充其量,歐陽虛彥不過是最終成為至高,而且很可能隻是短暫的至高。
因為,歐陽虛彥並不明白,依靠量子意識,才能踏入上帝禁區的最後一步。
創造新的生命。
這是連至高者都不曾窺破的真正奧秘,上帝禁區的最後奧秘。
一直以來,至高者都未能直接創造新的生命。他們所創造的世界,是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自行演化的。
這些至高者,並不清楚,創造生命的真正奧秘。
“沒有生命的世界,並非真正的世界。所以,至高者不是上帝。”
諾茲多姆依然不解。對他來說,根本就不存在上帝這一概念,自然不明白林森到底在說些什麼。
“上帝,是原本這個世界中的傳說,就好比,你們世界泰坦的傳說。不,他是比泰坦更高一層的存在。泰坦,是沈度在打造你們那個世界時,對標至高者的存在。”
重新打開書冊,林森手指書頁,緩緩道:“創世7日,前5日,便如同泰坦的所行,也是至高者,在我們原本世界的所為。但他們,做不到第6日。所以,隻能是至高。隻不過,借助於歐陽虛彥,他們隱隱有了看到第6日奧秘的可能。但也隻是可能而已,實際上,尚有萬裏之遙。他們隻能看到果,而無法了解因,甚至,還可能因為歐陽虛彥的成功,而走上歧途。”
諾茲多姆苦笑:“你這說的我更是一頭霧水。”
“哈哈。”林森大笑,“沒關係,因為現在的我,也尚未真正掌控這第6日的奧秘。但我相信,那已為之不遠。一旦飛燕真正明白了六維時空的奧秘,再借助你的力量,我便能了解至高者的創世5日,從而真正踏入第6日。那時,你便會明白我現在的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