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北城發現了詭異?”
一個普普通通的星期四。
許景一打開手機後各種手機APP都給他推送了同一條消息。
“又是肯德雞的新花樣?”
他就住在北城,根本沒聽說過有什麼詭異。
許景一隨便點開一條推送看了眼。
大概就是說北城這段時間持續高溫無雨,露出了跨江大橋下麵的橋洞。
然後幾個釣魚佬淩晨三點的時候在附近釣魚,看到了一隻半人半魚的怪物當著他們的麵把他們辛辛苦苦釣上來的三斤大魚給扛走了。
走的時候還衝他們豎起了中指。
這麼魔幻的經曆讓許景一一時間不知道該從哪裏吐槽……
但看到下麵那隻詭異的模糊圖片後,他的表情一僵,隨後眉頭微微皺起。
這圖片怎麼抽象得令他如此熟悉?
等等……
這不就是我一年前用AI作畫一鍵生成的嗎?
許景一連忙又看了眼上麵的文章。
嗯?裏麵引用的那段百科詞條的內容不是我編出來的嗎?
一年前他查出了“雪人症”,這是近些年新發現的一種病。
全球的確診案例已經突破了千人,幾乎每天都有新增人數。
確診後患者的心肺器官會在三年內像是陽光下的雪人一樣逐漸“融化”。
目前人類對這種絕症沒有任何頭緒。
所以那段時間許景一為了調整心情,給自己找點兒有趣的事做,就仿照山海經裏對各種怪物的介紹在百科裏捏造了這麼一種詭異,取名叫做半魚人。
因為基維百科的審核極為嚴格,所以他還十分嚴謹的引經據典。
利用了北城本身都市傳說的同時還結合了一些民間故事。
比如大禹治水時就曾發現過這種詭異,某某神仙的坐騎就是以它為原型,在某某朝代它曾經出現過等等。
詭異本身的設定上許景一更是下了十足的功夫。
他本身就是學生物的,半魚人的繁衍方式,性格特征,日常飲食,社群結構等方麵他洋洋灑灑寫了超過兩萬字。
外貌方麵還很貼心的找了山海經對“陵魚”的文言文描述。
用穀哥翻譯了二十遍後輸入到了AI中給它們做了畫,因為畫的太過抽象他還特地進行了模糊處理。
整個詞條的全部內容更是接近五萬字。
其中甚至還有一些他拚接其它視頻偽造的一些近些年遇到半魚人的采訪視頻。
可以說正常人能想到全部證偽的方法都被許景一預判了。
創作完他感覺自己至少又折壽了半年。
“難道是營銷號看到了我胡編亂造的詞條後胡編亂造的?”
許景一狐疑的爬下床打開了電腦。
等開機的時候他又看了眼下麵的評論。
“這是真的嗎?”
“真的,基維百科上就有半魚人的詳細介紹,我原本也不信的”
“百科上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反正我不信”
“小破站裏還有對周圍釣魚佬的采訪,詭異就是他們淩晨三點釣魚的時候發現的”
“對,還有個想去辟謠的up昨晚去直播了”
“詭異的事兒我小時候就聽家裏的老人講過了,好像是大禹在治水的時候曾經用玄武鎮壓過這種詭異,鎮壓的地點就是現在的北城”
按理說這種新聞下麵的評論肯定是一眼丁真之類的。
但質疑的人竟然是少數。
“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半魚人?”
許景一打開基維百科。
詞條還在,也沒啥變化。
【世界環境檢測中……99%】
【宿主身體監測中……99%】
【叮!係統綁定完成!】
就在他摸不到頭腦的時候,一連串清脆的電子音在他腦中響起。
緊接著許景一的眼前出現了一個極富科技感的屏幕。
“嘶……”
作為一個現代人他雖然知道係統是什麼,但還是花了幾分鍾才接受。
按照指引,他點擊了係統中“半魚人”的詞條。
【詞條完善度:72%/70%,已達標,注:詞條越詳細則完善程度越高】
【詞條信賴度:76.3%/70%,已達標,注:詞條信賴度越高證明大家越相信詞條內容】
【詞條閱讀量:30172/30000,已達標,注:詞條越偏離率越低所需基礎閱讀量越少】
【詞條偏離率:9.6%/10%,已達標,注:偏離率即詞條實現後世界的變化,變化不得超過10%(不得逆時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