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空府陪戎們完成任務的情況來看,他這樣的完成情況還算是不錯的,經常性的有人在任務中失手,就會被降低評價,在府中年度考評中處於不利的位置,就得開始接那些沒完沒了的雞毛蒜皮。
候蔦唯一的短板隻在於入職時間太短,雖然三次任務都完成的很好,但他也一共就做了三次,和其他陪戎動輒數十上百次的任務量沒的比,所以,算是有點潛力,但還需要更多任務的觀察。
趁這段難得的時間,他需要把自己的開銷給落實了,和凡俗世界一樣,這種事越拖越沒譜,最後就會成為一筆爛賬,無人問津;他的麻煩在於,司空府給他的命令是去建鄴獨自完成刺殺,
可沒給他便宜行事的權利,所以找建鄴的地下勢力就純粹是他的自作主張。
但他確實完成的很出彩,司空府是個注重結果的地方,所以還有得商量,最後還得著落在到底給他報銷多少的問題上。
十日後,齊國建鄴傳來了消息,整個剡門密諜係統安然無恙,六耳殿的甄別徹底失敗,攔了數百名出城修士,各個道統都有,搞得怨聲載道,天怒人怨,等六耳殿終於反應過來時,後果已經造成,裏子麵子都丟了。
據傳,六耳殿高層對始作俑者的候蔦發出了必殺令,隻要是在齊國內,皆可肆意下手。
消息確鑿了,候蔦的功績也就穩了,特功發下,而他也借此機會趁熱打鐵,順便把自己的靈石問題一並解決,這是最好的時機,趁大家奉為經典案例,記憶猶新之時。
關於靈石的調配,在任何道統,任何勢力,都是一個外人不可輕觸的領域,事關太多太多,也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
候蔦拿著他的清單一個一個的找當家金丹申請批示,他算了算,到真正把靈石批下來,需要經過先後五名判官別駕在上麵印示,是個很複雜的過程。
他真的缺這些靈石麼?未必!正如李初平所說,在離支海那個寶藏之地,他大權獨攬十數年,便再來幾次這樣的開銷也動不了他的根本,關鍵是,可以借此機會結識各位金丹上官,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沒有人脈,那就去拓展,去熟悉,去拉攏,去腐蝕......實在不行就.....
他上報的是二千一百上品靈石,第一個吳判官給他砍了二百下去,第二個韓別駕又砍了兩百,以此類推,到了最後一個判官時,他的清單已經變成了千三百靈石,正向真實開銷無限接近。
對這些司空府的人精來說,有些東西要瞞過他們實在是太難太難。
最後一個做主的金丹主管就是萬判官,他是司空府的大管家,所有資源往來都繞不過他,對候蔦來說,這是他避不過去的一個坎。
還有,回來述職時此君有意無意的挖坑上眼藥?
。您提供大神惰墮的劍本是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