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朝廷就傳來消息:薛庭昭拜為北玄門守門大將,統領北邊皇宮禁衛軍。
這時候,積分已經漲到七分之六了,離回家的日子又近了。
而喬玉蘿心中的不舍之情又多了一分。
李禦史和徐二娘難得親自上門來恭賀,但其實,嚴格來講,薛庭昭成為守門大將,是降了格局的,盡管品位沒降,但就像薛庭昭說的:
我喜歡打仗,不喜歡在宮裏保護皇帝。
這個職位讓薛庭昭感到一絲苦悶,但沒辦法,薛庭遠向他曉之大義,他也接受了。
經過與周首輔那場宮變較量,景王已經十分清楚北玄門對整個皇宮的戰略意義。南部是皇城門麵,守衛重重,任何敵軍都不可能直接從正麵攻打,但背後北門這邊卻是一大軟肋。
北麵是皇家後院,這個地方北高南低,一旦有人從這裏破開防衛,勢如決堤之水,直衝皇城。
因此景王挑來挑去,最終還是選了憨直勇猛的薛庭昭作為守將——當然,其中有薛庭遠和陸知溫在鼓動,並非自己下場鼓動,而是發動諸如李禦史這樣的人去鼓動。
薑還是老的辣,李禦史在景王耳邊吹了一句:“周首輔所懼者何人?當時皇宮內如若沒有神將軍的飛鷹軍助攻,形勢堪憂。周首輔所懼者,隻此一人。”
景王聽了就覺得自己沒有選擇了,隻能將這個門戶交由薛庭昭來看守了。
最弱的門戶,必須配最強的將領,前朝開辟疆域的大將為我新朝守門,也是無上之光。
薛庭昭第一次站在北玄門的城牆上,回想著三哥和娘跟自己說的“隔壁的曆史”,突然腦中浮現一大白,這地方天然就是造反的好地方啊!
登上瞭望台,放眼望去,宮城盡在眼下,北玄門外直對北苑,草木深深,樹林連接著龍首崗,極適合隱藏,再往前則一馬平川,城下寬大無比,容得下幾千士兵操訓。
隻要此門一關,伏兵從林中衝出,斬斷退路,左右包抄,有如甕中捉鱉,死路一條。
最關鍵的是,景王目前尚未真正登基,還隻是代理國政而已。吉日未到,但也快了,也就三天後而已了。
因此,這段時間景王一直住在東宮,從東宮到太極殿,必須經過北玄門,沒有別的選擇。
但登基後可就不同了,景王將會搬到太極宮住,隻在太極殿正殿後麵,到時候就沒有機會下手了。
薛庭昭算著日子,這守門大將之職看來也不用當很久嘛。
喬玉蘿和薛庭遠也是早就在計算的,這樣的政變根本不需要太多人馬,也不需要太多時間,比景王那種造反來得簡單多了。
隨著日子越來越逼近,喬玉蘿這幾天反而在家躺平平,擺爛爛,光享天倫之樂了。
有薛庭遠和陸侍郎在勞心勞力,喬玉蘿就挺放心的。再不擺爛,等回去當了社畜可就來不及了。
三個男人到了最忙壓力最大的時候,薛庭遠幾乎徹夜不眠,喬玉蘿好心地給他做了奶茶——隻是用的羊奶,京城裏羊奶常有,牛奶不常有。
喬玉蘿竟然還要駕車去踏青,遊覽風光。
她突然覺得,好多事情還沒來得及做,怎麼就要結束了。
對於結果是否順利,她竟然也釋懷了,“沒有完美解,隻有最有解。”
她問陸知溫:“那係統該不會再出什麼醃臢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