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守陵使者(1 / 2)

二人一起走進大廳,二老爺看了一眼上邊的史夫人,又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小哲。小哲這時也正在看著老者,中等身材,精瘦的臉上一臉橫肉,兩隻小三角眼炯炯有神的看著自己,小哲微微的點了點頭。老者也微微的回應了一下。

老者笑著與周圍身邊的人打了聲招呼,又笑著看著史夫人說道:“老二給老嫂子問好了,嫂子還是老樣子,這麼多年還是風采依舊啊!”

史夫人正因為畢華剛才的頂撞而生氣,一看到又來個不請自來的更生氣,說道:“老二你不在你應該在的地方好好待著,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你來不要緊,就是別把你那一身的晦氣帶給我們家,哼!”

老者聽後臉上掠過一絲怒意,馬上笑著說道:“您這說的話不是見外了麼,畢竟我也是族裏的一份子啊!另外我也是想看看我們祖上的這根柱子啊。”說到這裏,老者走到了史夫人左手邊的第三根柱子邊,虔誠的上下看了一遍柱子上圖案。

邊上二小姐郎文秀走了過來,笑著說道:“二叔您來不光是為了這根破木頭吧!難道就沒有別的事情麼?”

當老者聽到文秀說道破木頭時,猛的回過頭瞪著文秀,剛想發作。這時坐在上麵的史夫人,也略帶怒氣的對著文秀說道:“你知道些什麼,還不閉嘴。回邊上坐著去,你剛才怎麼和你二叔說話的,你這麼說話和你二嫂有什麼區別!”

文秀看著史夫人,又看了看要把自己吃掉的二叔,和他邊上露出得意笑容的二嫂,氣就不打一處來,但史夫人已經說話了,自己也不好說什麼,隻好回到老公明光的身邊坐下來了。

這時老者轉過身來,看了一眼畢華,突然抬手就是一巴掌。畢華還沒有轉過神來,捂住臉愣在了那裏,看著打她的老者,廳裏在座的每個人也被這瞬間的狀況驚住了。接著老者衝著畢華說道:“沒大沒小的東西,你剛才和夫人說的話我都聽到了,在這裏給我丟人顯眼,還和人家比家勢,你當你是什麼家勢,你爹我就是個看墳的,你不知道嗎?”

原來這二老爺子是畢華的父親,名叫畢天。他自己說自己是守墳的,說的也沒有錯,隻是他和一般的守陵人有些區別。要講區別我們得先從朗家先祖說起。

現在姓朗的人很少,但是實際上和朗姓有關係的姓氏卻是一個大姓氏。朗家的祖先本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後裔,朗姓本是姓劉,是漢朝的貴胄。其先人有一次帶兵攻打匈奴,兵敗被俘,匈奴人看他是漢朝的貴胄,就沒有殺掉他,但也不敢放他,於是就把他囚禁在獨山之下(今遼寧海城),朗姓的這位先人便自稱為“獨山孤人”,簡稱獨孤人,當時匈奴人也稱他為“獨孤人”。後來,時間久了,這位先人也不能回漢,便留下與當時的匈奴貴族聯姻娶妻生子,其後人逐漸被匈奴同化,後來竟然成為匈奴的貴族了,單於封為獨孤部,族人也就以獨孤為姓了。到了北魏時期獨孤氏與北魏的孝文帝一起遷居洛陽,孝文帝推行漢文化,於是讓獨孤氏恢複劉姓,但當時族裏還是有小部分人不同意改變姓氏,堅持沿用獨孤姓氏,這部分族人因為不肯改變姓氏,隻能隱居起來。這些人都是族裏長老級的人物,他們同時也帶走了族裏薩滿巫師世代相傳的七件獨孤氏圖騰法器。當時出走的這幾位長老連同幾名老巫師為了保留獨孤氏能夠世代相傳,便用族裏的七件法器對獨孤氏下了一道永久的巫咒,凡是我獨孤氏族人,無論遇到任何艱難環境,都不可擅自更改姓氏,違背者將失去族裏庇佑,其後人二十歲以後不容於人群,具體怎麼不容於人群當時誰也不知道。

時光飛逝,到了唐朝唐肅宗時期,苛政嚴厲,獨孤氏中有位在朝中做官的族人,此人名叫獨孤朗,橫跨唐宣宗和唐肅宗兩朝任官。但到了中唐黨爭時,獨孤朗獲罪廷上,被判殛刑。但因有功前朝,不能用刀刑,當時的唐肅宗便下令,賜獨孤朗與陳希烈、張垍、郭納等七人大理寺自盡。獨孤朗死後,其後人為了避禍,便取獨孤朗的名為姓氏,改姓氏為朗姓,這一支也就被稱為朗姓的正宗了,但是他的後人卻忘記了那一道永久的薩滿巫咒!

為了避禍這一族人遠走塞外,遠離塵世生活起來。但是生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平靜,朗姓族中的後人,當到了二十歲以後就發生了異於常人的變化,他們會定時的變身為上古的神獸狀態,人身獸形,族中也會有特例不變身的後人,但他們的年齡會變的越來越小直到變成嬰孩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