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風是衡山派第二把高手,門下弟子眾多,在江湖上正是如日中天,威名之大隱隱還要壓過衡山派掌門莫大一頭。
他這個時候突然要激流勇退金盆洗手退隱江湖,已經不隻是他一個人或者衡山一派的事情,而是關係到整個五嶽劍派聲譽實力的事情。
五嶽掌門於情於理都要齊聚衡山,問明緣由,能勸他回頭自然最好,這畢竟是五嶽劍派對抗魔教的一大股力量。
若是不能,那也可以做個見證。
日後若是有誰再拿江湖恩怨找劉正風麻煩,他們這些見證人都要替劉正風站台,也算是全了五嶽劍派的同盟之誼。
按理來說,嶽不群也要在第一時間趕去衡山。
但按利來說,青城派的事情對嶽不群要更重要得多。
別看青城派現在隻剩下一個長青子,看上去像是快要完了,但它數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武功積、攢的人脈聲譽資源都還在。
有這些底蘊在,隻要長青子不糊塗,青城派遲早能夠再次壯大起來。
這就像和華山派一樣,哪怕氣劍之爭後隻剩下嶽不群夫妻二人,也依舊短短數十年時間內,重新崛起威震陝西。
他們華山派若是能幫長青子重建青城派,那麼至少百年之內,青城派都要感念華山恩情,以華山派馬首是瞻。
如此一來,華山派必然會聲勢大漲,勢力範圍也可以擴張到巴蜀,甚至是湖南湖北一代。
這其中的巨大利益,遠超一個要金盆洗手的劉正風了。
是以,嶽不群才會讓寧中則帶領令狐衝勞德諾嶽靈珊等門下部分弟子前往衡山,自己則帶著剩下的弟子來了青城山,與長青子商討此事。
這對長青子來說,也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他相當於是拿青城派已經要把握不住的利益,換來了一個實實在在的靠山,也算是償還了楊戩對他的救命之恩。
至於日後會不會反目成仇,那就隻能日後再說了。
第二天,楊戩一早就向長青子辭了行,按照嶽不群的吩咐,一路往衡山而去。
嶽不群的本意隻是想讓楊戩躲著點長青子,免得還要耗費功力幫他恢複,楊戩卻不敢耽擱,每天隻休息兩三個時辰,連日夜的趕路。
不過三天功夫,楊戩就到了衡山,一進城,就看見道路上來來去去盡是些帶著兵器的江湖漢子,還有不少正在巡邏維持秩序的衡山弟子。
劉正風突然要金盆洗手的事情震動了整個江湖。
來觀禮的不隻有五嶽劍派少林武當這些名門正派,還有許多與劉正風有交情或者單純想湊熱鬧的江湖散人。
這些江湖散人多是一言不合刀劍相見之輩,把衡山城鬧得一塌糊塗。
劉正風不得不派門下弟子在城中巡邏,情況才稍稍好了一點。
“這位師兄,在下華山派溫陽,請問劉正風劉師叔的府邸怎麼走?”
楊戩攔下了一個衡山派弟子,問清了去劉府的路,結果卻從對方口中得知寧中則他們還沒有到。
楊戩當下就打消了去劉府的想法,長輩未至,他這個小輩先登門,實在是有些不合適。
左右無事,楊戩幹脆就在衡山城中閑逛起來。
他這次下山時間著實不短,前後加起來有將近有七個月,但有一半時間都是呆在青城山上,另一半則在跟蹤侯人英洪人雄他們,還從沒有真正四處看看。
這次也算是彌補了這個遺憾。
唯一有些不太好的是,這天公不怎麼作美,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雲也壓得很低,讓人有些喘不過氣,就好似是風雨欲來般。
楊戩棄了蓑衣,買了一把紙傘,悠閑逛了起來。
衡山城不算是一個大城,但背靠著衡山派卻異常的繁榮,街道兩旁各種商鋪旗幟招展門庭若市,路上也也不少挑著擔推著兩輪車的行商走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