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 / 2)

淨涪送走第三位和尚之後,遠遠看了一圈,見其他突破了的僧人還在調整氣息,體味玄奇,一時半會兒的還抽不出空來尋他,便當機立斷地轉頭看向清源大和尚。

清源大和尚仔細看過他表情,又看了看那些破關的僧人,也著實有些擔心,便道:“行了,這邊的事情就交給我來,你今日也很累了,就先回去歇著吧。至於明日的法會……”

景浩界大劫過後的妙音寺第一場法會,當然不可能隻開兩三天。

事實上,這就隻是個開始而已。

接下來的十多天裏,都是妙音寺這一場法會的時間。算起來,這一場法會將會持續整半個月的時間。

清源大和尚梳理了一下接下來這段時間的法會安排,直接拍板道:“乃至之後的法會,你且好好休息著。”

好好休息著的意思……

淨涪看了看清源大和尚。

清源大和尚衝著他笑,笑容慈藹寬和。

淨涪也就都明白了,他點了點頭,“是,師叔。那接下來的事情……”

“都會由淨音師侄接手,你好好調養便是,莫要太掛心了。”清源大和尚極其利落地接話道。

顯然,清源大和尚是已經認真想過了的。

淨涪偏頭看向另一側,清篤大和尚正正往這邊走來。

迎上淨涪的目光,又看了看另一邊清源大和尚的表情,清篤大和尚瞬間了然,也勸道:“自半年前你跨過那道門檻後就忙這忙那的,一直沒能停下來。早先是因為情況所迫,但現在……我們不急。”

妙音寺需要放慢腳步穩打穩紮是每一個妙音寺僧人的共識,淨涪自然也是一樣的盤算。更何況比起妙音寺眾僧的盡心盡力,為妙音寺的未來費煞苦心地諸般籌謀,淨涪又更疏遠一點。如今妙音寺裏的大和尚們有了盤算,淨涪也就沒有再堅持。更何況下來接手的那個人還是淨音……

淨涪本打算順勢應下,但恰在這時,他心頭一動,低聲與清源、清篤兩位大和尚說道:“師叔、師伯都是知道的,弟子曾將一枚追隨者副令贈予一位女子……如今她心中已有決定,不知寺裏可有安排?”

此時的妙音寺山門下,皇甫明欞握緊了手上的那塊銘牌,忽然垂眸,向著身前的婦人跪下,毫不含糊地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娘親,孩兒去了。”

那位挽高髻、披長帛的王妃狠狠地閉上眼,壓下到了眼眶邊上的水珠,卻掩不住那自眼角泛開的紅暈。

“嗯。”她頓了頓,才若無其事地開口,“你去吧,不用記掛著我,好好修行,莫要辜負了你今日的這一番心意。”

皇甫明欞又是沉沉應得一聲,最後看得她一眼,才轉身上前。

婦人一瞬間緊握了拳頭,才沒讓那再度盈滿眼眶的淚水掉落,可饒是這樣,她眼前仍是霧蒙蒙的一片,什麼都看不清楚。

她看不清她女兒的背影,看不清那條長長的石階,更看不清長階盡頭那樸素卻莊嚴的山門。

眼前俱是混沌。

但她依然看見了。

看見她的女兒堅定地踏上階梯,看見她在所有人異樣的目光中劈風斬浪地一往無前,似要在那混沌世道中開辟出獨屬於她自己的一片風景。

我的孩子啊,願你今日一去,能扶搖直上,海闊天空……

一滴滴晶瑩剔透的水珠終於掙脫了所有的束縛,跌落地麵,碎成細小的水花。

皇甫明欞能感知到身後母親變化浮動的氣息,但比這更明白更厚重的,是那始終沒有挪動的視線。

她沒有回頭,也沒有停頓,依舊一步步往上走。

妙音寺裏的所有大和尚一時也都心有所感,凡是閑著的,竟都不約而同地停下手上的動作,轉眼望向妙音寺的山門。

沙彌尼、比丘尼……

景浩界佛門缺失了千萬年的那一塊,終於要補全了嗎?

清源大和尚看了清篤大和尚一眼,對清篤大和尚點了點頭。於是清篤大和尚便就偏頭跟淨涪說道:“這事寺裏既然已經交給了你,便都交由你來決斷吧。”

淨涪沉吟著點頭,片刻後,他往某個方向招了招手。

稍頃,一個年輕沙彌上得前來,合掌躬身向此間三位大和尚見禮,方才看向淨涪。

淨涪吩咐道:“你且去山門處,將皇甫明欞這位女檀越領到這裏來。”

年輕沙彌領命而去。

認出這年輕沙彌的身份,清篤大和尚心下點頭,卻也不急著以此詢問淨涪,隻一邊與兩人閑話,一邊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