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早就知道會有這天(1 / 3)

愛麗兒假期的第二天,一家人賣出八十多張迪西餡餅,理論上賺了大約一百個多一點的銅板,相當於八個多銀幣。

當天晚上沒賣掉的餡餅遺留下三十多張。全家作為夥食吃掉的餡餅也有三十多張。

不過,一家人總也要吃飯,甚至父親一個人在碼頭扛活的收入還不足以讓一家人吃飽,這也是每個家庭都會找些活計幹的原因。

以前愛麗兒的母親是在家幫人縫補衣服,收入微薄僅僅能給自己和部分孩子賺到一天的夥食費。

晚上,愛麗兒借著大騎士的夜視能力算了一筆賬,算上自家人一天吃掉的三十多張迪西餡餅,這一天夥食費的成本是五十多接近六十個銅板。至於剩下的迪西餡餅,明天熱一熱不論是自己吃還是賣掉都沒問題。

這麼算下來,一天獲利四十來個銅板,三個銀幣多一點,這樣每周就有一個金幣多一點的收入。一年是五十多個金幣,這樣靠著出售迪西餡餅,家中也能成為中產階級了。

嗯,這還是第一天生意,大家都不夠熟練,如果是明天,銷售額可能更好一點。

算完賬,愛麗兒在地鋪上睡了——沒錯,家裏一共三間房,父母一間,幾個小的孩子一間,像是愛麗兒這樣大一點的孩子,隻好晚上在客廳兼廚房兼餐廳的地方打地鋪睡覺。

這樣的房子唯一的好處是租價低廉,一周隻需要一個銀幣。愛麗兒父母剛結婚的時候,租的房子隻有現在的一半大,不過房租更便宜,隻有每周六個銅板。

一天很累,大家睡得早起得早,還是天不亮就起來了,開始趕工,這一天愛麗兒主動做的少了,更多的是指點弟弟妹妹們。

明天自己假期就到了,總不能老是指著自己。

由於昨天的剩料很多,這一天早上和中午,就賣掉了一百張以上的迪西餡餅。其中一半是父親背著藤筐到碼頭賣掉的,如果不是家中產能不足,僅僅碼頭還能賣掉更多。但,餡餅怎麼說也要一張一張煎熟。

愛麗兒知道,如同父親一樣的碼頭體力工人,最重要的兩頓飯是早飯和午飯,晚飯稍稍對付一下就過去了,主要是用黑麵包泡水或菜湯,晚飯主要是要求睡覺不餓醒就可以。但是上午和下午要幹活,這兩頓飯不吃飽沒力氣幹活。

除了碼頭工人,最多的顧客就是饞嘴的孩子。長身體的小孩,沒有不喜歡吃肉的。這兩天,在附近小孩子的當中,迪西餡餅也是打出了一定的名氣。

因為連續吃了三天迪西餡餅,家人們對迪西餡餅的誘惑大大降低了,這一天愛麗兒一家隻吃了二十多張迪西餡餅。

愛麗兒覺得很正常,因為自己也經曆過這個時期,開始遇到好東西吃的時候根本停不下來,好在盤腰老爺家是分餐製度,每天每頓飯吃多少都是定好的。不然隻怕剛來的新人,能用奶油麵包和香腸把自己活活撐死。

到後來,感覺以前差點撐死自己的夥食,也就這樣。天天吃就習慣了。同時也是肚子裏有一定油水了,饑餓感大幅降低。吃的自然少了。

整個下午和晚上賣掉的迪西餡餅仍然不多,大約二十張。不過一天賣掉一百二十張迪西餡餅,別說養家,就連未來買屬於自己的房子,也可以在考慮之中了。

這可是一天八個銀幣的純收益,一個星期就是五十多個銀幣,差不多一年一百五十個金幣。

中產階級的家庭也是有差別的,一年一百五十金幣,差不多是一個分水嶺,年收入五十金幣到一百五十金幣,隻能算普通的中產積極家庭,吃個燕麥麵包而已。

年入一百五十金幣以上的中產階級家庭,主食就會換成白麵包。

晚上離開之前,愛麗兒告訴家人這一天的收益,並且勸家人偶爾買些白麵包吃,免得隻吃一樣食物顯得單調。

父母都覺得不可思議,以前一天家中賺的錢,差不多都換成夥食費了,剩下一點也要留著交納房租。現在每天都有八個銀幣的順收入,不過看著那一箱子銅板,似乎差不多是真的,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