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離家出走(1 / 3)

據宇宙學家估計,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50億至200億年。在150年到200億年前,宇宙的物質集中在很小的範圍內,密度極高,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使這些物質的溫度日趨上升,最終結果使這一緊密的物質發生爆炸。宇宙大爆炸使得宇宙中的多有物質,都向四麵擴散,於是生成了上千億的銀河係,難以統計的星體,恒星、衛星、行星等等。一個銀河係大約包含一千億的星體,太陽係隻是其中的一個星體,我們的地球隻是太陽係的九個行星中的一個。當時大地上火山遍地,岩漿橫流。隨著地球表麵的不斷冷卻和水氣的增加,大地開始出現了水並逐漸彙集得越來越多。約在39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原始的海洋。

大約在6700萬年前,這個時期存在的生物已接近現代,其中脊椎動物的特征是哺乳動物的興起和繁盛。隨著獸類動物的大量出現,從中分化出了一支靈長類,從靈長類中又進化出了猿類。

我們人類的祖先——靈長類森林古猿,為了能適應環境生存下去,從依靠四肢爬行慢慢進化逐漸改為直立行走,而後鑽木取火,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同時創造了一個稱霸全球的高級動物——人類!

到了晚期智人階段,現代人種也開始形成。人類學者按膚色、發型、眼形、鼻形等外貌特征,把世界上的人類劃分黃種(或蒙古利亞人種)、白種(或歐羅巴人種)、黑種(或尼格羅人種)等三個人種。人種的形成是長期的自然和曆史條件影響的結果。人種的外部差異不影響人的智力優劣。他們的腦容量、骨骼情況基本一致,因此沒有優劣人種之分。

這些人類依山而居,集體行動,男人狩獵、女人守家。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其中一部分人類從高山來到平原。他們起土圍城,以石建屋,建立階級,並開始通過互相殺戮、掠奪過起了穩定的生活,後期經過子孫繁衍、時代變更、科技愈加發達,到如今的土城已發展成為鋼鐵、水泥建築。人類的生活逐漸脫離四季的製約:日子被燈光控製、季節被空調掌握,行走被機械代替。。。。。。

依據世界上權威學者的統計,至2007年已有33億人生活在城市,超過了全球人口總數的50%。到2030年,城市人口比例將擴大到60%,城市人口總數將達到50億。

其中,有一部分農村人不願服從老天爺的安排,夢想從農村遷進城市,以此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各種原因,這些人絕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底層,無論你是賣包子的、弄早點的、做生意的、搞衛生的、做家政的。。。。在中國九百五十六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這些人被那些從高山上下來的祖先後代們統稱為三個字——農民工。

他們忍受著白眼,咀嚼著委屈,遊走在這個鋼鐵水泥建築的夾縫裏,為了給孩子們掙錢上學、為了讓白發蒼蒼的老父親能看上電視,為了給妻子買件像樣的衣服、為了讓家裏的日子過的好些、為了能改變家鄉的麵貌、為了村裏能有一條水泥路。

。。。。。。

第一章離家出走

1990年3月7日,河北省東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

淩晨3:00整。

呂二悶從場院(農村公社時期集體存放糧食的地方)冰冷的土炕上的被窩裏鑽出來,披上到處是補丁的破軍大衣,最後看了眼這個他從十四歲起就住在這裏的“家”,沉默良久,轉身悄悄出門上了後山。

初春的北方農村雖依然寒風料峭,但山頂、路邊陽光照射充足的地方,杏樹上的枝杈已經冒出白毛芽,枯黃的小草業已迸發出勃勃生機,特別是山頂的老婆子花,在寒風中傲然挺立,綻放著隻有半個月的紫色生命花朵在向人們宣告著春天的到來。

呂二悶頂著天上的一彎殘月,輕車熟路在山上的荊棘亂石中默默穿行。在別人眼裏即使白天都要小心翼翼慢慢行走的崎嶇山路在他的腳下如履平地,十五分鍾後,他來到一個叫天差溝的山坡上,寒風掠過鬆樹的樹梢,濤聲陣陣。習慣性地四方看了一眼,確定渺無人跡後,他搬開臨近坡頂一片一米多高的榛子林中的一捆枯柴,鑽進下麵的一個洞穴中。

輕車熟路掏出火柴,貼牆走三步,“哧”地一下劃著,就著微弱的亮光將牆壁上一個凹洞中的油燈點燃,洞內立即明亮起來。

這個洞穴他在13歲放牛時偶然發現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前輩們留下來的藏身洞。雖在陰坡,但臨近坡頂,洞穴內一點也不潮濕。經過他多年的苦心經營與收藏,五米左右見方的洞穴內,東西兩側用木棍簡易搭成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新舊不同科目不一的書籍,北側放著一個嶄新的背包及牙缸、臉盆等物品,中間的桌子上放著一套89式武警部隊新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