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鍾曉曉和林秋月早早地就起來了。

“今天早上你和我一起去?”

鍾曉曉要去寄信,她也要去拿信,那她倆可以一起。

不過鍾曉曉搖搖頭,“不了,我下午再去,今天衛生所那邊我要去看一看!”

她也沒說謊,昨天晚上回來的時候,有人找上門來,說要看病,她今天得去看看,不能浪了。

“一天吃兩次,都要在飯後吃,您別吃多了!”

“唉,好,好,多謝鍾大夫,去記著了!”

送走了來看病的人,鍾曉曉終於可以休息一下。

今天不知道怎麼了,不少人都來檢查身體,她清閑的日子一去不複返。

中午的時候,才能休息一下。

不過,剛剛她注意到,其實有兩個嬸子好像不是上河大隊的。

她們一來,就一直打量她,打量這裏。

她也是強忍著不適才幫人看完,最後檢查出來一個營養不良,肝火旺盛。

原諒她不厚道地在心裏笑了,看那兩人的臉色,她看得直樂。

吃完晚飯,李嬸也來了。

“嬸兒,您這是?”

李嬸擺擺手:“嗨,我身體好著呢!隻是吧,我昨天忘記和你說個事兒了,尋思著今天來和你說一聲!”

鍾曉曉走了出來,“啥事兒啊?嬸兒你先坐!”

李嬸坐在凳子上,慢慢地道:“昨天你叔去了公社,帶回來一個消息,說是今年的知青要來了,今天他就去開會了。”

李嬸歎了一口氣,在這個節骨眼上來知青,這簡直是想讓大家夥兒沒活路了!

但是他們又能怎麼樣呢?沒辦法反駁,隻能接受了。

“知青?”是哦,她們去年也是這個時候來的,今年的也快了。

不過城裏有這麼多人要下鄉嗎?她怎麼感覺,人太多了?

“大隊長有沒有安排我們要幹什麼?”

雖然她和林秋月已經搬出了知青院,但表麵上來說,她們還是知青的身份。

其實吧,自從知青來到鄉下,戶口也跟著轉了,按理來說,大家都是本地的人了。

但是,後來的肯定和之前的不一樣,本地人不太樂意知青們的加入,知青們也不想融入本地。

大家都想回城,那麼和本地人的接觸肯定是越來越少,或者說,知青們高傲、不屑,本地人排斥。

兩方麵的因素加起來,大家都不樂意和睦相處,知青們和本地人就這樣劃分開來。

當然,也有一部分知青願意和本地人相處,本地人也樂意接納,但終究隻是小部分。

比如鍾曉曉和林秋月,都是這樣的人。

“謔,你叔那邊能說什麼,你都搬出知青院了,怎麼說也輪不到你,王知青那邊我也去說了,讓他們先準備著,就是我擔心知青院那邊會來找你,先給你通通氣!”

鍾曉曉這下明白李嬸的意思了,

“謝謝嬸兒來告訴我,這兩包清涼茶是我自己做的,嬸兒你拿回去喝!”

天氣太熱,她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索性自己做了些清涼茶包,專門放在衛生所,想喝隨時燙一杯。

她覺得味道還不錯,打算給遠在京都的王伯伯和在省城的陸時澤都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