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中場領袖。】
-
【聯賽唯唯諾諾,歐冠重拳出擊!我們槍手是不可戰勝的!】
-
【如果阿隆索有利物浦、皇馬時期的狀態,拜仁不會那麼慘,拉姆又不在。】
-
【安切洛蒂要做出調整了,這種比賽強度,龍哥的體能遲早要出現問題!】
阿森納教練席。
溫格和博爾德等人沉醉在喜悅之中。
“頭兒,這是奇跡嗎?”
“不,不是奇跡!是李!”
另一側。
安切洛蒂沒有理會拜仁球迷的怒斥。
他不後悔在夏窗與及冬窗的時候拒絕施魏因施泰格回歸拜仁。
拜仁的中場球員,人滿為患。
例如眼前29歲的馬丁內斯。
“聽著,阻止阿森納的推進!”
“解決阿拉巴和基米西的防守問題。”
馬丁內斯提了提褲頭,站在了中圈線上。
作為李康國家隊的隊友,他很幸福。
作為對手
“安切洛蒂做出了第二個換人調整!”
“馬丁內斯換下阿隆索!”
“應該是對位換人。”
“安聯競技場再次響起了掌聲,這或許是阿隆索最後一次在安聯競技場代表拜仁征戰歐冠!”
“拜仁的戰術調整傾向,應該是不想再丟球了。”
“阿隆索下場後,出球與推進的壓力會給到中衛博阿滕,但馬丁內斯隨時能切換成後衛形態,他的後撤也能讓基米希和阿拉巴回歸到熟悉的邊路內收打法”
“這也預示著德甲巨人暫時向槍手屈服了。”
“沒有了中場過渡,進球的希望隻能寄托於定位球!”
比賽中圈重開。
萊萬開球回傳比達爾。
雙方陣型的中前場再次重疊。
沒有了阿隆索。
拜仁沒辦法直接長傳分邊.足球在草皮上緩慢地滾來滾去,要等,必須要等陣型前壓到一定深度的時候,由博阿滕出球。
博阿滕能夠成為頂級中衛,不僅僅是防守端的貢獻。
這個小黑蛋的進攻意識,視野,出球能力甚至是盤帶也是頂級。
可惜。
擺出了低位防線的阿森納,不吃拜仁的後場長傳。
呯!
足球離開了拜仁中衛的右腳,吊向阿森納的半場。
萊萬在三十米區域高高躍起,正準備頭球擺渡做給跑出空位的穆勒。
忽然。
一個大腦門搶先一步,把球頂了出去。
“馬奎爾!”
“他的爭頂能力太驚豔了,這場比賽他與萊萬的交手,必定會讓自己身價迎來暴漲!”
“很細節!頂給了李康!”
“阿森納的反擊.沒有反擊,可以控製一下節奏!”
拜仁球員立馬瘋狂往回跑!
卻發現李康沒有立即策動反擊.
李康也不是不想反擊。
與領先三球的大優勢無關。
上帝視角中。
馬丁內斯的上場,讓拜仁高位防線的厚度得到了一定的增強,他的後撤,也能基米希和阿拉巴兩人從邊路輪轉為後腰。
但他又沒有阿隆索那樣頂級的節拍器功能。
簡單來說,安氏拜仁調整了屬性點,把攻擊力點在了防守和中場控製兩項屬性。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安聯競技場仍有七萬球迷。
喧囂聲不絕於耳。
場麵漸漸沉悶。
從激情四射的對攻,變成了“養生局”。
戰術博弈歸戰術博弈。
拜仁的整體實力始終要強於阿森納。
部分對位球員的個體實力也是如此。
傷停補時第3分鍾。
羅本爆種了。
他再次在右路上演了史詩級的內切表演!
極致變線!
急停轉身!
帶球抹入禁區!
蒙雷亞爾緊追不舍。
下一刻。
羅本雙手一揚!
整個人倒在了禁區!
“羅本招牌式的摔倒動作!萬年不變!”
“點球!”
“主裁判指向了十二碼!”
“看看慢鏡頭回放啊!的確是蒙雷亞爾的伸腳,絆倒了羅本!”
羅本拍了拍萊萬的後腦勺。
二人心有靈犀,把點球的機會讓給了穆勒。
落後三球,沒有心情謙讓。
穆勒一蹴而就。
攻破了切赫把守的大門。
嗶!嗶嗶~
主裁判看了看表,立即吹響了全場比賽結束的哨聲。
按照國際足聯的規則,哪怕是傷停補時最後一秒進球,也要在中圈重開後吹停比賽。
理論歸理論。
自2014年後,歐冠主裁判會在超出傷停補時的範圍時,直接吹停比賽。
最終。
拜仁慕尼黑1:3阿森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