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番刻意的運作下,雲州陶確實打出了名頭,成為豐穀縣的一大特色,一些外地商賈來到雲州城,都不免會到豐穀縣走一趟,帶一些陶製貨物回去。
解決了百姓們的收入問題,盧言清便將重心放在了孩童教育上。
生活條件不好時,大家的關注點,自然就是怎麼過得更好不餓肚子,但生活水平提升上來,難免就會想到培養一下家中子女。
這也是他將教育這一塊,放在後麵來的原因,有了前麵打基礎,開辦學堂,遊說大家將孩子送去進學,就容易得多了。
而縣城的百姓們,對他這個縣太爺,也有著迷之信任,隻要是他開口說的,就沒有覺得不對的,連一點置疑的聲音都沒有。
對於政令如此通行無阻,黃知行這個師爺都頗覺得驚奇,在他的印象中,百姓們向來愚昧無知,有時候頑固得跟塊石頭似的,任你怎麼說,他不想聽的,你怎麼說他也不會聽,很多時候,衙門裏要辦什麼事,都是通過恐嚇這個方式來進行。
“在大人的治下,真是讓人不斷的刷新著認知。”他一臉感歎道。
盧言清多少明白點他的意思:“人跟人之間的情義,都是相處出來的,隻要真心為他們打算的人,再頑固的人也都會明白。”
“這就是以真心換真心,道理誰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這就是大人身上的可取之處啊!
黃知行很是佩服他這一點,若說最開始的時候,他大概隻是想找個可容身之處,但相處這麼長時間以來,對這位大人越是了解,他越是敬佩,也越發堅定了追隨他的決心。
盧言清笑笑,沒有言語,為官以來,吹捧他的話聽得多了,他也不是那麼在意了。
黃知行也笑了笑,當然看得出他的意思,隻轉了話題道:“學堂開辦起來,學生也有了,隻是短時間內,也或者說數年之內,都看不出什麼成效來。”
這也是很多為官者,不願意去做這件事的原因,通常為官三年便會調離,而三年之內的教育成果,都不怎麼顯現得出來,政績上就不太好看,好似辛苦一場白忙活,有些吃力不討好,很多人都不願意做這樣的事。
“做這樣的事情,大人肯定是覺得,得利的都是百姓,是學堂裏的學生,他們學到了知識,但大人若是調任離開,你辛苦做下的這些,也不知是否還能維持。”
若是下任縣令,能接著他所設定的路線繼續往下走,那是再好不過,但誰知道繼任者會有什麼樣的新想法。
聞言,盧言清微皺了下眉:“你這麼一說,倒還真是個問題。”
隨即又是一歎,這種問題,他能操心的也是有限,隻得開口道:“不管以後會如何,隻說眼前,他們能有機會讀書明理,以後會如何,我也管不了誰一輩子,隻能看他們的造化了。”
他能做的,也就是做好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
。您提供大神夜雨秋涼的和極品爹娘分家後,嫁給病秧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