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威懾承啟(1 / 3)

京都,帝宮大殿。

一位位文臣武官,紛紛來到了大殿,參政議事,共商國事,以麵對列國來犯之舉。

“時下,列國興兵,大舉來犯,欲故技重施,以弱夏之法,弱我大秦,甚至於,亡我大秦之心不死,諸位臣工…可都有何良策,便都說一說吧。”秦曌看向大殿眾人,說道。

這時,一位武官走出。

“啟稟大帝!”上將軍穆清羽道:“以我秦國當今之國力,縱使列國來犯,我大秦,未嚐不能與之一戰。”

“不錯,如今的大秦,國力已非往日可比,縱使列國犯我之心不死,可那又懼之何哉?大不了與列國血戰,死戰到底…”

“我泱泱大秦,還能怕了這些斷足的小國?大帝,臣等建議,與列國展開一場大戰,一戰定乾坤…”

一位位武官說道,生來好戰的他們,縱使如今天下來犯,他們也絲毫不懼,無畏死亡,願與列國一戰。

甚至於,死戰。

秦曌平靜的看著這一切,“你們能有此心,我心甚慰,但,寡人需要你們活著,隻有你們都活著,大秦,才能有望一統天下。”

而後,他將眸光看向幾位文武大臣,見他們沉默,說道:“你們,也別坐觀了,都說一說吧。”

“回大帝。”武威侯作揖道:“臣認為,時今我秦國之力,雖在列國之上,可,也不能小覷列國之兵,應慎重對待。前不久的夏帝國,就是一個前車之鑒。我大秦,不能因自大而輕視對手。”

一向以穩重卓著的連凱歌,哪怕是如今的秦國,麵對列國來犯之兵,雖有著一定的優勢,可,他還是無比的慎重。

“臣也認可武威侯所說。”武安君白柯道:“獅子搏兔,尚需全力,何況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列國再若,亦非是兔,應如武威侯所言,我大秦帝國,須以全力應對列國之兵。”

“自古以來,列國伐交無數,不知多少戰役,多少國亡,然,縱觀曆史長河,弱小與無知,不是原罪,傲慢與自大才是,所以,我大秦帝國,決不能成為第二個夏帝國。”太尉南平君作揖行禮。

一位位文武大臣,就連太尉南平君,同樣提議說道,他們都出奇的一致,不可小覷列國之兵,

因他們明白,夏帝國就是前車之鑒。

夏帝國的傲慢與自大,導致了夏帝國的覆滅,所以,秦國,不能成為第二個夏帝國。

秦曌聞言,又看向了那在一旁仍舊沉默寡言的晏茯。晏茯也感受到了大帝的目光,而後走出。

“啟稟大帝。”晏茯開口道:“當今之天下,我大秦,獨霸於九州,威極於四海,列國諸王…皆已感受到了我大秦帝國的國力,所以,今日會做出這樣的反抗,不足為奇。”

“然,正如諸位所言,有前車之鑒,又如太尉大人所說,一昧的傲慢與自大,往往是最終導致失敗的主要因素。”晏茯看向前方,“且時至今日,天下反擊,列國來犯,我大秦帝國更不能因一時之自大,而誤千古之偉業,正值這樣的關鍵時刻,更須步步為營,慎而又慎,進一步挫敗列國之力。”

“丞相之言,便請直說。”有朝臣說道。

晏茯平靜作揖道:“眼下,雖有天下來犯,卻並非鐵板一塊,我大秦帝國,或可以此多加利用。”

秦曌聞言,隨口道:“丞相之意是言,恩威並施,分裂對手,減少對手,直至最後,挫敗對手…?”

“大帝果真慧眼明珠,一眼…便看穿了臣的心思。”晏茯一笑道。

“嗯,丞相的想法,很好。”秦曌含笑,正了正神色,道:“隻不過,以何方法,達成這一切?”

“臣隻有一句話,能而示人以不能,無用而示人以用,虛而實之,實而虛之,示敵以弱,撲而食之,方是禦敵之上策。”晏茯再度說道:“臣,定可為我大秦,安然無恙的取得此次大捷,一舉挫敗列國之兵,從此,我大秦帝國,或將有望徹底獨霸九州,虎視天下。”

“哦?可否細說…”秦曌好奇。

“若是細說,那便很難生效了。”晏茯作揖行禮,故意打起了一個關子,說道:“不過,臣,還需要一人配合,或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誰人?”秦曌掃視一圈,旋即說道:“我朝中文武大臣,丞相隻管挑選。”

眾臣工也都好奇,不知丞相大人會點誰之名。

“武安君,白柯大將軍。”丞相看向了帝國大將白柯,道。

眾臣工詫異,不過隨後似想到了丞相將要去的地方,也都頓悟,明白了丞相大人的用意,

不禁樂嗬一笑。

秦曌看了看白柯,隨即道:“那白柯大將軍,便與丞相大人隨行吧。”

“臣,領命。”白柯行禮一拜。

“多謝大帝。”晏茯道。

“此事便由丞相親為。”秦曌語氣停頓了下,而後一歎道:“時今之天下,我大秦,雖稱霸於九州,可眼下,列國尚有餘力,集結兵馬來犯,秦國…將要麵臨的挑戰,仍舊不小,故,望丞相大人出奇力,助我大秦帝國,一舉挫敗列國,直至虎視天下,取列國魚肉,予我之腹中。”

“臣,定不負大帝之望。”晏茯道。

秦曌掃視眾臣工,“我大秦上下,也應當枕戈待旦,全國之兵馬,務當嚴陣以待,以待破列國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