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麗王國,領議政就是最大的官了,相當於帝國的內閣總理了。
李祘則顯得有些不甘心,他也是一個頗有才華和能力的君主了,上位以來,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逐步將所有的反對派清理幹淨。
同時,還將高麗王國朝中的兩個朋黨,玩弄於股掌之間,算得上是完全掌控了,高麗王國的大權了。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李祘也是有極強的野心的,不甘心讓高麗王國就當一個小小的藩屬國而已。
他也想要起兵進攻東北地區,擴大高麗王國的版圖,但奈何大清帝國太過於強大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麗王國自然隻得偃旗息鼓,不敢找死了。
但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李祘一直硬著頭皮,不肯向大清帝國表示臣服。
可是現在,他們似乎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必須要臣服了!要不然的話,滅國之禍就在眼前!
高麗和大清帝國,並無仇怨,他們總不能是非不分,隨意入侵我們吧?那樣的話,高麗王國的民眾,一定會群起反抗的!李祘說道。
陛下,可不能有這樣的想法!東洋國比我們要強大得多,可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被大清帝國給滅亡了嗎?
大清帝國隨便找一個借口,就可以對我們用兵,而我們的民眾,恐怕也根本就沒有膽子,對抗大清帝國!金履素連忙勸說道。
他認為,李祘的這種想法,非常的危險,這完全就是在玩火!
一旦激怒了大清帝國,那豈不是自尋死路嗎?
李祘聽了金履素的話,非常不滿,認為他太過於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了。
高麗王國的確是一個小國,也隻有幾百萬人口而已。
但是,高麗國也不是任人宰割的。
一旦被逼急了的話,他們也隨時可以和敵人,拚一個魚死網破。
當然,這僅僅是李祘自己的想法而已。
高麗王國的那些大臣們,乃至於普通的民眾們,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現在的高麗王國,還沒有像後世那樣經濟發達,民眾目空一切。
很多高麗人,連肚子都還填不飽,自然不會有其他的,不切實際的想法了。
尤其是麵對大清帝國,這樣的強國的時候,他們更是一點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陛下,我們認為,最好是立刻派使臣前往大清帝國,向帝國表達臣服之意。
當然,如果陛下能夠親自去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想必,大清帝國的皇帝,也能夠感受到,我們高麗國的誠意!金履素極力勸說道。
。您提供大神海軍上將的重生乾隆朝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