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攘外必先安內,曲阜孔氏(2 / 2)

雖然揣摩上意是死罪,但阿桂和洪熙也算是非常和諧的君臣了。大家關係親密,自然不用在乎,這些問題了。

洪熙點了點頭說道:孔聖人自然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他的後代麼?那就非常難說了。

洪熙對於孔子,自然是很尊敬的,其開創的儒家文化,影響了東方世界兩千多年。但是,對於孔子的後代們,洪熙就是一臉的鄙夷了。

這些家夥,簡直是丟了,孔子的臉了,他們奴顏媚骨,根本就沒有一點節操可言,一切的一切,都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孔氏的榮華富貴而已。

漢高祖劉邦,封孔子的第八世孫孔騰為奉祀君,這個職位就是掌管全國祭祀,侍奉皇帝拜天,從此這個職位一直由孔子的直係子孫,世襲繼承,後麵經曆過各種朝代變遷,出現各種嫡裔封號。

到了宋至和二年,宋仁宗封孔子後人為衍聖公,從此這個封號便被固定下來了,從公元1055年開始,一直延續到後世。

隻不過,孔氏雖然受到優待。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讓人不齒。

靖康二年(1127年)大金揮兵滅亡北宋,那些沒有逃走的,北宋衍聖公府的孔子後人,被金兵抓住後,紛紛投靠金朝,絲毫不顧忌北宋曾給他們的禮遇,而大金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也大力拉攏文人,冊封這些投靠的孔氏後人。

後來金兵南犯,嶽飛率軍抗金,形成了大金和南宋,並立的形勢,後來蒙古在北方逐漸強大,蠶食了大金的部分領土,在天朝形成了金、蒙古、南宋三個朝廷並列的局麵。

在三個朝代中,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衍聖公,形成曆史上出名的南衍聖公和北衍聖公。

後來元朝統一天下,南北兩宗需要合並,於是原來分裂的兩宗,為了爭奪唯一的衍聖公頭銜和官位,紛紛大打出手,氣得元世祖忽必烈,一度撤銷衍聖公這個封號。

因此可見擔任衍聖公的孔子後人,在金、北宋、南宋、元初的表現確實相當糟糕,當外敵入侵,這些以聖者自居的衍聖公,紛紛見風使舵,沒有一點抵抗意誌,完全喪失氣節,真是牆頭草兩麵倒的典型。

誰上台,我就擁護誰,想當初八旗剛入關,天下掀起來了,轟轟烈烈的抗清鬥爭,然後英勇的八旗,迅速剿滅了各地反抗鬥爭。

那時候我們大清,入主中原已不可阻擋,當時的衍聖公,清晰地判斷到形勢,立即寫了一篇《初進表文》,表示堅決擁護我們入關,並擁護我們世祖順治帝即位。

順治帝登基後,立即投桃報李,承認他的衍聖公爵位,不得不說衍聖公在政治上,從來沒有立場,哪個皇朝上台就擁護誰,毫無氣節可言。

這種牆頭草,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了,坐擁大片土地,富可敵國的財富,門生故吏滿天下,我們的改革進程早晚會觸動到,這些保守派的利益。

既然未來必定翻臉,不如提前解決,就由我大清洪熙皇帝,親手解決這個,影響千年的孔氏家族,讓曆史銘記這一刻。

。您提供大神海軍上將的重生乾隆朝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