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關於本書,在2018年的11月份,漢卒就開始出現了想要寫上一本書的想法,漢卒已經過了而立之年,讀網文已經有十二個年頭了,從最開始接觸架空曆史的《極品家丁》《回到明朝當王爺》《步步生蓮》,等還有很多網文曆史類的大神作品之後。

漢卒就真正的喜愛上曆史類的網文,以前還會看玄幻的,武俠,都市等,但是自從看過這些曆史類的網文大神的作品之後,就再也沒有看過別的類型網文了。

漢卒還為此不顧家長反對,毅然在高中時期選擇了文科類,最讓漢卒引以為驕傲的是,在大學期間,在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時候,老師讓全班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在圖書館的電腦上進行答題考試,漢卒本人承包了全班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同學的曆史考試,甚至還有別的班同學邀請漢卒去幫忙。而且考試結果全部都是優秀。一舉讓漢卒這個平時內斂的人成為整個學院的名人。以後還能經常在閑聊之時和老師一起探討曆史。

說了這些,漢卒並不是炫耀什麼,隻是想告訴大家,漢卒對於曆史是尊重的。但是,漢卒寫的不是曆史類的書籍,而是一本架空曆史的小說而已,讀起來能讓大家熱血沸騰,心情愉悅,漢卒就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

說句實話,漢卒自從大學畢業之後,踏進社會,經過七八年的努力,也已經是一個部門領導了。工作和生活的磨礪,不僅磨去了漢卒身上的棱角,而且也逐漸磨去了漢卒身上青年時期的那種熱血和感動。變得更加圓滑,在麵對一些不公正的問題之上,漢卒也是選擇視而不見,不能像以前那樣挺身而出,據理力爭了。對於一些明顯就是反動的牢騷話語,在以前,漢卒絕對會和其展開辯論,厚實的曆史學功底,讓漢卒往往都能辯的對方無話可說。但是現在,卻是微微一笑而過,不管心裏是多麼反對,但還是能忍住不辯解,誰讓對方是咱們的衣食父母呢。

但是對於漢卒這個心裏愛黨愛國的人,每每聽到一些不好的話,心裏總是感覺不舒服。我想凡是熟知曆史的人,他們基本上都會是一個像漢卒一樣愛黨愛國的人,即使表麵或許和漢卒一樣,雖然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但內心絕對是火熱的。這也是為什麼,漢卒想要寫上一本架空曆史的書籍,就是想從另一個方麵來表明自己的一顆赤子之心。

關於本書,在最初的時候,是想寫初唐貞觀時期的唐太宗諸子奪嫡的權謀詭詐的故事,這是一個很好架空曆史題材,曆史上著名的名臣名將,流傳千古的玄武門事件,可以和秦皇漢武相提並論的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還有遠征塞外草原,戈壁大漠的大唐無敵的鐵騎,更還有那些因為美貌和才華名垂青史的美人。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一個閃耀千古的時代,一個風華絕世的時代。這也是為什麼,漢卒和很多大神一樣喜愛寫這個時期的架空曆史小說。

甚至已經構思好了其中的一些戰爭的場景,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

甚至還考慮了明末,清末這樣熱門的曆史題材。

至於為什麼漢卒還是最後選擇寫了武悼天王冉閔,還有書聖王羲之,淝水之戰的謝安等有關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故事。

這個時期,戰爭動亂頻繁,朝代更替頻繁,社會環境極不安定,這樣就造成了曆史記載的缺失。

對於冉閔這樣的人物,漢卒雖然十分喜愛曆史,但是對於其生平事跡也就是寥寥幾字,冉閔,武悼天王,還有《殺胡令》。

漢卒不是很喜歡司馬懿篡位之後到北魏孝文帝改革這段曆史,可能對於司馬家篡奪曹氏政權的厭惡和反感。司馬氏所建立的東西兩晉政權,可以說是一個極為反動的政權,是一個曆史倒退的政權。

晉朝是司馬家父子篡奪曹氏孤兒寡母的江山,司馬懿深受曹氏三代皇帝洪恩,反而不思報恩就不用說了。晉朝在製度上大開曆史倒車,廢除秦漢製度,采用西周製度,選官上采用九品中正製度,上品無寒士,下品無高門,完全斷絕了下層有能力的人才的進取途徑,完全斷絕了秦漢以來,英雄不問出處的人才選拔戰略。對於漢卒這樣一個祖宗八輩都是農民的曆史愛好者,更是不會喜歡了。思想文化上文官掌權,大興佛教修仙成風,如此種種,不就是因為司馬家得國不正,害怕後來之人也用同樣的手段奪取江山嗎。

家族之中近親結婚,百姓饑荒,那智障皇帝晉惠帝居然說出:何不食肉糜這種貽笑千古的笑話來。也許就是上天對於司馬家的種種的無恥行徑的懲罰。司馬家分封諸侯王叛亂,打光中原的精銳部隊,耗盡了我漢家的元氣。造成國力空虛,胡族蠻夷叛亂,整個北方漢家故土被完全占領。這更是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我華夏一族的祖先們,經過數百代人的血汗打下來的祖宗之地第一次全部丟失給外族,北方的漢家百姓幾乎被殺光,神州大地一片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