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門的一邊、麵對孫書記的位置上放著一個名牌:來訪群眾。
第一個群眾是位看樣子有三十多的大姐。
一上來就哭,也不說話,孫書記清了清嗓子:“有什麼問題可以盡管說,今天我來就是來解決問題的,後頭還有很多同樣要反應問題的群眾,咱收著點情緒哈,趕緊把問題說一說哈。”
孫書記語氣和藹,對方慢慢平靜下來了。
“孫書記,我們家為了給孩子上學,買了安昌市區某小區的樓盤,當初說好的購買了該小區的樓盤就有隔壁小學的學位,我們小孩上了一年,才發現這所所謂的公立學校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私立學校,我們也認了。可沒想到因為學生數量不多,這所學校沒多久就倒閉了,我們請求區裏妥善解決學生學位的問題,但區裏一直拖著不給解決,現在我的孩子在家玩了半年了…去哪兒反應都是踢皮球,買那套房子,真的是傾盡所有了…”
孫書記拿著筆記本偶爾在筆記本上記著。
大姐說完後,孫書記說:“這樣,你這個事確實是個大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孩子的教育耽誤不得!小王,你和市裏聯係下,統籌安排好這位母親的訴求,這位母親,這是我們省委副秘書長,他會幫你解決掉這個問題,如果你周圍還有類似情況的孩子,這次一並解決。”
大姐千恩萬謝地離開了。
下一個是幾個人一起來反映問題。
他們是一個家庭的。
聽完訴求,孫書記笑了笑:“我知道你們的訴求,無非是拆遷了,不滿意補償房屋的數量對吧?我的態度是,如果這個數量是嚴格按照補償標準來決定的,那我沒辦法給你破這個例,開了這個口子,其他人也會來啊!至於你所說的樓層問題,可以協調!”
對方看到省委書記都這樣說了,也就沒有堅持。
在他們走後,孫書記看著在秘書座坐著的小郗,說:“小郗,你要記住,不是所有人反映的問題都是合理合法的!你要甄別,當然,大部分人確實是走投無路才會來這兒,所以,你先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問題,去想他反映的問題,你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小郗起身說了句:“謝謝書記。”
“你小子和我還客套上了,你得叫我伯伯,我和你爸爸關係還不錯。”
“謝謝孫伯伯。”
孫書記眼睛笑成了一條線。
警衛局出於孫書記身體考慮,後來隻繼續接訪了幾個群眾,就把他“架”上車了。
王成把這些問題用了幾個電話,就全部解決了。他不得不感慨:老百姓需要解決的問題,真的不是有多複雜難辦,關鍵在於用不用心而已。
因為解決了不少問題,孫書記心情大好。
而之前那個餐廳老板回到店裏後,接到了市、區、街道三級“慰問”,事情總算圓滿解決了。
但這些,本來就是該解決的啊…
可直到如今,仍然有個別幹部對待問題的看法就是:“不曝光不解決”、甚至“曝光也不解決”。
這種風氣一定要堅決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