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沒說下去。
這時,另一位縣委書記說了:“我很讚同王書記的看法,但我覺得,不管怎麼改,現有的人員配比是經過編辦根據客觀現實確定的,如果我們盲目減員,怎麼去應付怎麼多群眾的需求?”
王成笑了笑,直接拿過話筒說:“我想問問大家,政府平時是服務常住人口還是戶籍人口多?應該是常住人口吧!拿湖西縣為例,戶籍人口三十多萬,常住人口隻有十多萬,哪一個縣城不是平時人少的可憐,一到逢年過節才人山人海,那如果按這樣說,平時絕大部分時間設置這麼多編製,是不是浪費呢?您覺得呢?”
其實帝都一些內部政策研討會,往往都會爭得麵紅耳赤,因為理不辯不明嘛。
“當然是按戶籍人口設置啊,戶籍人口才是一個區域的發展動力和發展靈魂啊!常住人口不具有確定性!怎麼判斷衡量?”
王成喝了口茶,然後說:“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法律規定在一個地方連續居住滿一年的視為居住地,這個規定就相悖了…”
這時,領導發話了:“兩位同誌說的都很有道理,我們改革一定要有魄力,不能隔靴止癢,也不能揚湯止沸,一定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大家所一直所說到的運行成本,包括:政府運轉成本、人力成本、製度保障成本。這三項加起來,一年得很多很多個萬億。這些年,我們也一直探求降低運行成本的辦法,比如建立了集體采購製度、公開招投標製度、政府資金考評體係製度…收效甚廣。”
“當然,問責製度不明朗、考評機製不明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情況頻發,導致製度成本在局部地區一直降不下來…”
領導講了很多,總算把差點要“劍拔弩張”的氣氛壓下去了。
現在的情況,省一級的行政區劃已經很穩定,不可能會再做變動。唯一能做的就是縣區,甚至是地市!就是整體不動,局部微調。
而把王成他們叫過來的主要目的是,政策製定組的成員們針對縣級行政區劃的具體情況,還不是很清楚,正所謂實踐出真知,便安排一些縣委書記過來座談。
這一天開完會後,專家組的成員們又單獨開了一個會,開了很長時間,所以野生師兄一直不在房間。
這時,另一個縣委書記來看王成了。
“王書記,哎呀,一直很仰慕你啊!我方便進來坐坐嘛?”
“歡迎歡迎。”王成趕緊把對方迎進來了。
…
“王書記,你說這一次把我們叫過來,搞得這個改革啥時候會落地啊?”
“這我哪知道?我還真不知道,每一項大範圍的政策製定還要經過很多程序呢!這你也清楚,我們這討論的也是草案,到最終落地…”
王成並不想回答這些問題。他看了眼對方,對方的眼睛一直在看著王成房間得令一張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