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關於體製新人
家中一個小朋友考進體製內了,前段時間一起吃飯…就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喜歡猜測我的言外之意,一頓飯把我吃得火大。
你說:“你叫門口工作人員幫我拿瓶水過來,白酒太辣了。”
小家夥轉身出去加了五個菜…
你說:“我不抽煙,身體最近不行了。”
小家夥跑出去又拎了一瓶白酒進來。
你說:“真不能喝了,還得回家,回家還有事兒。”
小家夥哢把酒加滿了。真的是沒脾氣。
笑著問他:“你咋都和我對著來?”
小家夥一本正經地回答:“我在鄉鎮上班,認了一個師傅,是我們鄉政府的民政幹事,四十多歲了,他教我要揣摩領導的意思,領導的話往往不能按字麵理解,要深度理解。”
對這,除了無語還是無語。
繼續問:“他還教你什麼了?”
“他還說,要站隊,要在單位選派別…”
更是無語。
繼續問:“那他這麼懂,怎麼到現在還是個普通幹部呢?”
孩子說:“他說他不想被提拔…”
忘了當初怎麼教育他的,但我知道,如果他真的一直這樣做,自己累不說,這輩子恐怕就這樣了。
確實如此,好像誰都能在體製內當老師,但很多所謂的訣竅奧秘,壓根都是幻想出來的。
就比如說,在之前崗位時,總有人說:“當秘書就要怎麼怎麼樣,就要怎麼怎麼。你這就不是秘書。”
後來知道真實身份後,他很不好意思地說:“我…我之前那些都是看小說看的,有些是聽朋友吹牛時記下來的…我壓根就不明白也沒見過真正的秘書…”
就一句話:領導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沒那麼多閑工夫玩言外之意,又不是腦子瓦特了。
如果真的去參加幾場級別較大的飯局,你會發現社會上說的那些神乎其神的都是扯淡,你會發現大家都挺樸實:講段子、罵人、聊八卦…偶爾占占小便宜。
上周五下午,在一位省直單位主要領導辦公室聊天,他說:“你寫書的同時要注重扭轉我們這行的風氣,還原真實體製生活,我這幾天在網上看一些電視也好、小說也罷,看時神經緊繃,看完意猶未盡,可卻突然發現我對自己這行的印象已經潛移默化地在改變了。可事實呢?不是這樣的,這些藝術加工終究是帶有誇張色彩啊!就比如描寫領導飯局,沒真正參加過,自然地就會幻想,幻想他們怎麼怎麼…首先,領導也是人…你想連我都差點受影響,如果是其他人呢?”
我深表同意…並以此為創作圭臬。
…
最後,還懇請大家繼續支持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