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多去各村實地看看,幫助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別整天坐辦公室玩電腦刷抖音!這些年,網上時不時爆出個需要幫助的群眾,當地所謂的單位才動手去給予幫助的新聞,這讓人看到發笑,非要等曝光才知道工作,這說明平時這些人的工作壓根就不合格,我不會對這樣的幹部產生任何好感。”
“我在湖西工作的時候,去鄉下檢查工作,發現有戶留守老人家裏特別困難,她眼睛也看不到,明顯符合補助標準,結果呢?補助給了比她條件還好的家庭,這簡直是混賬!我要在南紅發現這種幹部的話,絕對立馬讓他滾蛋。”
王成說完就起身,準備到處看看了。
其他鎮領導跟在身後,王成轉身說:“你們該忙忙你們的去,別跟著我,老百姓害怕!等會我來你們食堂吃工作餐。”
其他人聽到,便停下了腳步。
王成帶著肖俊俊和朱朗往街上集市走去,恰逢趕集,街上人來人往。
王成說:“我買點菜帶回去,這兒的菜很多都是自己種的。”
說著王成就在街頭簡易小攤處看起來。他每次買菜都喜歡選擇去那種流動的老人家那買,哪怕在市區,他也要去菜市場附近看看有沒有流動賣菜的老人。
突然,他看到一位看樣子很衰老的老人蹲在街角,麵前用肥料袋子鋪在地麵,上頭擺著整整齊齊的蔬菜,蔬菜旁放著一把極其陳舊的老式秤砣秤。相比於其他菜攤的熱鬧,這兒非常冷清。老人雙手抱住膝蓋,眼神迷茫地看著周圍。
王成走過去時,老人眼裏才有了光。
“老人家,您這個菜怎麼賣?”
“這個小白菜三塊,這個茄子四塊,辣椒四塊五。”老人用著不標準的普通話說道,同時拿起了秤。
“這是自己家種的吧?”
“是,是自己家種的。”老人笑眯眯地看著王成。
“我看您這麼大年紀了,怎麼還出來賣菜啊,到了該享受生活的時候了啊!”
老人感歎了一句,然後說:“我家裏就我一個,不剩其他人了。我這一大把老骨頭了,也幹不了其他活,不種點菜,就要餓死了!也就指望著靠種點菜、賣點菜,弄點錢買油、買鹽。”
“政府沒有給哦,說我標準不夠,說每個村隻有兩個指標。如果有個低保,那買油買鹽的錢就夠了,米的話我種了八分地,足夠吃了。”
王成想了想說:“這些菜我全要了。”
老人以為自己聽錯了,問:“不要買這麼多,吃不完都會爛掉,可惜。”
“沒事兒,我們是市區來這辦事的,回去就分給大家,這種菜品質好,受歡迎。”
老人這才稱起來。她的手瘦的皮包骨頭,且布滿皺褶。
王成看了一眼肖俊俊,肖俊俊也不管這眼前的菜有多少,拿了500塊錢塞給老人。老人不肯收,好說歹說才收下。
“您是哪個村的啊?”王成問。
“我是XX村的。”
王成記下了,然後和肖俊俊、朱朗一起,大包小包地提著菜往車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