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要一直走下去”(1 / 2)

林露親眼看到了夏天種下的紅薯、花生、水稻長成的過程,這是很奇妙的一種體驗。

看到田地裏長勢良好的作物,她有種由衷的喜悅感。

這大概就是豐收的喜悅吧。

林露內心囧囧的想。

“露兒,時代可能要變了。”魏肇把報紙攤在桌麵上,道說:“雖然我沒上過多少天學,不懂什麼大道理,但報紙上的內容卻在告訴我時代要變了……”

林露看大致掃了幾眼報紙,大致是一些關於地方經濟的報道,還有關於某件事的大討論,以及相關評論。

她先知先覺,知道未來的發展趨勢,但魏肇不知道啊,僅憑幾份報紙就能推斷出時代要變天的論斷,她不得不佩服魏肇的敏銳。

“如果是真的,那真是太好了!”林露替魏肇高興,改革開放的政策落地,魏肇必將是走在浪前的那一批人,依照他的能力,未來肯定不會差!

魏肇抿唇笑笑,他情緒一貫內斂,並沒有多大興奮,反而從桌麵上抽出一份人民日報,“看看這份。”

林露湊過去看,是關於大學與人才的討論,其實一直以來這種言論都有。

魏肇問:“要開放大學,恢複高考了,對嗎?”

他知道林露消息肯定比一般人靈通,再聯想到她下鄉也沒放下書本的舉動,心中的猜想又確信了幾分。

林露再次感歎魏肇對政策的敏銳度,她記得正式宣布高考恢複那天是10月12號,坦誠地點了點頭。

魏肇:“快了,對麼?”

林露再次點頭。

任何關於未來的大消息她無法說出口,但若別人問起,她可以用其他方式給予回應。

快了,那就應該在10月、11月!

魏肇漆黑眼瞳裏的神色驀地一變。

那……林露能夠留在慶水大隊的時間不多了。

那他跟林露的未來……

魏肇微微抿唇,沉沉地看著正捧著報紙看的林露。

林露正仔細看那幾份關於地方經濟的報紙,其中有個地方刊登了一條訊息,某地有人販賣小份小份的瓜子花生成了萬元戶,被人舉報投機倒把,賣瓜子的人被捉進局子。

賣瓜子的那人在當地很有名望,是個樂善好施的人,又是因為家裏有兩個患重病的老人要吃藥治病,才想出法子賣瓜子賺錢,一旦人被捉了,那這個家就散了。

這事傳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這事越鬧越大,甚至上了省城的報紙展開大討論。

林露摸了摸下巴,覺得形勢已經明朗起來了。

要是按照以往,這事隻會被當成打擊投機倒把的典型,別人也不敢求情啥的,更別說登上報紙大討論了。

魏肇見林露看著經濟類的新聞,知道她是關心自己,斂起那些酸澀的情緒,伸手把人兒抱起,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看報紙。

又動手動腳!

陡然換了個位置的林露從報紙中抬起頭,瞪了一眼魏肇,卻沒有抗拒,反而舒舒服服地調了個位置繼續看,有人樂意給她當肉墊,她享受就好了。

一個夏天過去,魏肇身上麥色的肌膚有向著深色發展的跡象,高強度的農活勞動,加上吃得多吃得好,他身上的肌肉越發健碩,胸膛寬闊結實。

林露最喜歡他靠在的懷裏,被他的氣息緊緊包裹,滿滿的安全和安心感。

魏肇低頭嗅著女人身上的淡雅溫香,見她眉目如畫,乖順待在自己的懷裏,眼底的鬱色消散七八。

“你在哪兒,我就去哪兒。”

心裏縱有千言萬語,此時也隻化成了這一句。

魏肇說這句話並不是信口開河。

當初他會搭上那一趟從京城到廣省的火車,遇見林露,是因為他要去京城探親。

此親雖非血緣親情,但因有救命之恩,非親人勝似親人。

當初眾多人物下放至農村,未來一片黑暗,現實艱難,經曆著致命的雙重打擊。

而他當時也麵臨著類似的情況,親娘去世、嗷嗷待哺的弟弟、自私虛偽的魏飛與歹毒的張麗美……

他曾言自己擅長索取身邊所有能利用的資源充實自己,把劣勢變成優勢,把優勢變成強勢。

他看到了那些下放的人裝在腦袋裏最為寶貴的東西,也賭他們不會永遠待在小鄉村,暗中跟他們交好,幫助他們熬過艱難的年代。

他們教他知識、道理、技術,他給他們吃的、藥、水,這份救命之恩,也可以說是雙向的,彼此交情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