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蟄伏一年以後,季漢方麵恢複了軍力,郭侃的兒子也誕生了,

期間,東吳曾多次向季漢方麵示好,派遣使者勸說,奈何從劉禪自上而下,君臣都一心想要報仇,並沒有理會東吳的要求,

曹魏方麵,在意識到東吳若是真的被季漢拿下,從今以後,就剩下季漢與曹魏兩個國家,實力大漲之後的季漢,就將真的成為他們的心腹大患。

東吳國內,孫權到了真正的生死存亡的時候,還是知曉問題的嚴重性,終究還是放下了帝王的架子,前去尋找張昭與陸遜二人賠罪,

“朕昔日多有過錯,今日蜀國來勢洶洶,能否守住江東基業,朕就仰仗二位了!”

大殿之上,孫權拱手拜道,對著下方的群臣開口道,

在危機時刻,孫權發布了罪己詔,收攏手下大臣與江東士人的心,

“臣等盡心竭力,一定為陛下阻攔住敵軍!”

陸遜開口道,私底下,孫權向陸遜承諾了,此番與諸葛亮作戰,他不會從中插手,軍中的事情,一律由陸遜決定,

張昭負責在後方為他們準備糧草。

“有你二人在,朕就在這大殿之內,等待你們的捷報!”

孫權長呼一口氣,緩緩道,現在的情況,已經容不得他在施展權謀技術了,

“諾!”

在接管孫權的帥印以後,陸遜拱手拜道,

“若諸葛亮舉蜀國之軍來,臣可為陛下將其阻攔在國門之外,若是敵軍隻有偏將來襲,臣比將他們斬殺殆盡!”

“好!”

孫權點頭道,

為了積極應對季漢的進攻,孫權又與魏國相聯合,徹底作廢了原來公主與郭侃的婚約,以表示其態度,

公元230年,

彼時的安定在郭侃的治理下,大力發展商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稱為了季漢與異族的一個商業點,

同時,開通了與

劉禪出生於建安十二年(207年),是劉備之妾甘夫人所生。

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派曹純領五千虎豹騎在長阪坡大敗劉備,劉備率領張飛、趙雲等數十騎棄其妻子而逃,繈褓之中的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之下得以幸免。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禪被繼母孫夫人攜返東吳時被張飛和趙雲截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立其為王太子。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進為皇太子。為了讓劉禪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劉備讓其多學《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並由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又令其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不僅如此,還令其學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裏,劉主禪學射於此。”

魏軍五路攻蜀的消息傳到成都

武侯輔政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在永安宮去世,五月,劉禪在成都繼位稱帝,時年十七歲。尊吳皇後為皇太後。大赦天下,改元建興。劉禪繼位初期,根據劉備遺詔,由丞相諸葛亮輔政,“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同年,劉禪冊張飛之女張氏為皇後。這一年,蜀漢國內叛亂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占據本郡反叛,後有夷王高定起兵。諸葛亮為穩定形勢,派尚書郎鄧芝出使吳國,與孫權修好。

建興二年(224年)春,致力發展農業生產,停止征戰讓百姓休養生息。

建興三年(225年)三月,丞相諸葛亮率軍征討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於是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二郡合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二郡合為興古郡。十二月諸葛亮班師回成都。

從建興六年(228年)到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多次北伐與曹魏交戰,雙方互有勝敗。

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諸葛亮在渭濱病逝。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因爭奪權力不和,領兵互相攻打,魏延兵敗逃走;楊儀斬殺魏延,統率各路兵馬撤回成都。劉禪大赦天下,任命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鎮守漢中。任命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理國家政事。

劉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三國時期蜀漢孝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