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半導體對製程的要求不高,技術難度較低,突破也較為容易。
中國很快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國,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還有各種傳感器、工控芯片,也不需要太高的製程。
此外還有航空、航天也要用到半導體,當然這個市場就不是楊東升想進入就能進入的了。
而且楊東升還有一個大幅提高現有設備製程的辦法。
現在的光刻機還都是幹式的,如果楊東升能提前一步把這些幹式光刻機改成浸入式,用水折射光線,不僅能拉近與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憑借這項技術,將來也能在光刻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楊東升直接把半導體板塊拆分為IC設計、晶錠、晶圓廠、封裝測試等幾大部分,這幾大部分隻要有一個成功,楊東升的半導體計劃就算成功了。
楊東升還看了印刷電路板生產線,印刷電路板要鍍銅、鍍鎳、鍍金、鍍錫,會產生大量的汙染。
現在這也是高科技,楊東升那部大哥大,出了市區就沒信號,還貴的嚇人,原因就是我們無法生產相應的印刷電路板。
楊東升在考試是直接進入手機行業,還是跟其他廠商合作。
不過現在最麻煩的是楊東升手裏沒有搞半導體的人。
國內的半導體人才幾位稀少,僅有的人才,不是在研究機構,就是在那幾個國家特別重視的公司裏。
楊東升敢打這些人的主意,怕是明天就有人上門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外麵招聘,但是半導體產業,不同於之前的冶金、機械製造行業。
那些行業對美國來說都是夕陽產業,人才一抓一大把,工資也低,給他們之前的兩倍工資,就肯去中國工作。
半導體產業可是正當紅,此時美國各大學半導體相關專業的學生,還沒畢業就被英特爾、摩托羅拉、德州儀器等公司預定光了,而且還都是高薪。
美國半導體產業人員工資太高,而且不愁找不到工作,楊東升嚐試挖了挖,難度太大,楊東升隻能瞄準另外一個地方——台灣。
楊東升聯絡了美國幾大獵頭公司,由他們幫忙,以兩倍的工資在台灣挖人。
還有韓國,這個年代的三星、LG半導體產業可是一直在虧損,從事半導體研發的人員工資怕是高不了。
此外還有製藥設備。
楊東升準備生產專利過期的仿製藥和中成藥。
別的不說,楊東升吃的那種治理偏頭痛的藥,至今還是一大包中藥,吃起來別提多麻煩。
據醫生說,那是一味古方。
楊東升準備搜集一下這種方子,盡快申請專利,他不去申請,將來怕是也要被日本人申請了。
正忙活著,忽然有人來報,沈氏鋼鐵廠的人想見他。
“人生兩大幸事,他鄉遇故知,沒想到今天讓我碰上了!”沈總一上來就攀交情。
“沈總這段時間遇到的故知不少吧?”楊東升笑吟吟的看著對麵。
沈家這段時間可是不老實。
。您提供大神總是覺得累的富礦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