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終章(完結)(1 / 1)

永昌七年,遠征的隋王陛下,經過疏勒,龜茲,從西域返回草原,草原各地百姓,歡欣鼓舞。

永昌七年十月,隋王楊正,稱帝,改國號中華,史稱中華帝國。改紀元為黃帝紀元,公元633年為黃帝3330年,年號開元,並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震懾了各地的新收複的部落,也影響了和中原的關係。

楊正稱帝之後,草原和中原的關係,突然緊張起來,雙方不斷的在邊境增兵。

黃帝3330年十月,中華帝國皇帝楊正大婚,立中原蘭陵蕭氏為後。並大規模冊封勳貴,扶持工業資產階級。並對軍隊中很多人,進行了賜婚,包括了女兵營的烏蘭。

黃帝3331年,中原皇帝周建武下定決心,在李靖,程咬金,秦瓊,李勣等人的支持下,實行改革,意圖增強國力,抗衡草原。

黃帝3331年十月,楊正派蕭武為總指揮,滅高句麗,百濟,新羅。成立遼寧行省(原高句麗大部)、遼中行省(黑龍江以南,遼寧以北地區)、遼南行省(朝鮮半島地區)、遼北行省(黑龍江以北廣大地區)。

於此同時,中華帝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建設。首先便是東北地區興建大規模工業區,鋼鐵廠,煤炭廠,兵工廠,造船廠等工業基地。

並利用修建的港口,從東方的某個島嶼上,大規模的抓捕勞動力,用來修建各地的鐵路。各地的港口,也成為了開外開拓的重要基地。

黃帝3332年五月,帝國皇後蕭氏,生下一子,皇帝大喜,立為太子。

黃帝3340年,中原皇帝改革十年後,操勞成疾,前往九宮山養病。關隴集團趁機發動兵變,擁立太子周承乾為帝。

中原皇帝周建武在李靖和李勣率領的新軍護衛下,帶領妃子皇子公主,逃亡幽州大本營。從高句麗撤軍回來之後,周建武的大軍,便駐紮在幽州一線。

於此同時,中華帝國從廣南行省(安南地區,海外殖民)、流求行省出兵,占據江南,兩淮、雲貴、四川地區。中原皇帝僅有河北道,河南道,河東道。關隴集團占據關中地區,形成三方鼎立,以中華帝國最強。

中原皇帝周建武派遣公主周瑩為使者,出使帝國,雙方聯姻,加大了貿易往來。中原皇帝的病,也得到了治療。

翌年,草原出兵,占領關中地區,河西走廊地區,並開始大興土木,退耕還林,遷移關中百姓的工作。俘虜的關中貴族和中原皇室,交給了幽州地區的周建武。

黃帝3350年,中原皇帝周建武已經五十二歲了,感慨時日無多,於是和草原的中華帝國政權,進行談判。

一年後,談判結果達成。

中原皇帝保留帝號,中華帝國支持其前往南亞地區建國。

自此,中華帝國統一了中原。

定都幽州,並開始新建都城。

黃帝3370年,經過四十年的大建設,中原也經過了二十年的建設,各處重要的城池都已經通了火車。海外各地已經被成年的皇子,占據大半,各地經濟,得到充分發展。

軍事技術,得到提高。各種車輛,都已經能夠製造出來。

楊正此時也已經快六十歲了,皇太子楊誌早已成年。而且在各地,各部,各軍,都得到了曆練。

於是,楊正攜帶後宮妃子、勳貴元老開始了各地巡遊,由太子監國。

黃帝3372年,楊正經過兩年的巡遊,回到幽州京城。

短暫休息後,禪位於太子。

至於楊正,帶領後宮,前往澳洲。

並立下旨意,澳洲為不征之地,後世皇子有爭奪皇位失敗,文武大臣改革失敗的,都可以前往澳洲,各國不得抓捕。

自此,楊正開始了澳洲的生活。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