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決戰前夕(1 / 2)

百度首頁

劃風一刀斬

解放軍曆史上,以國民黨起義部隊為主整編的兵團是哪幾個?

寫寫曆史2021-08-2720:49

#曆史#

1948年11月,中央軍委發布《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為適應作戰需要,《規定》中明確要在野戰軍以下設置兵團,番號統一排列。全軍原計劃成立20個兵團,實際共編成16個,第六、十一、十六、十七兵團番號空缺。

後來,以國民黨起義部隊為主,解放軍又新編了三個兵團,也就是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兵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

三大戰役後,第四野戰軍進軍中南。在共產黨方麵的大力爭取下,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程潛和國民黨軍第1兵團司令官陳明仁於8月4日通電起義,宣布:“今後當以人民立場,加入中共領導之人民民主政權。”

四野進軍湖南

陳明仁的第1兵團加上地方保安隊原有10萬人左右,但由於種種原因,導致2萬餘人叛逃,實際起義官兵不到8萬。

8月中旬,起義部隊開始整編。出於政治、軍事情況的需要,我方允許起義部隊暫時使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這一稱謂,編成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這在解放戰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1949年9月29日,四野提出對陳明仁的部隊重新整編,中央回電:“軍委已決定給予21兵團、52軍、53軍及214至219師番號。”

最終,部隊在1949年11月1日正式改為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隸屬第四野戰軍,司令員陳明仁(1955年授上將),政委唐天際(1955年授中將)。轄第52軍(軍長王勁修),第53軍(軍長彭傑如)。

陳明仁

21兵團成立初期,一直駐防湖南。1950年11月17日,中南軍區派21兵團到廣西剿匪。部隊迅速開拔,將兵團部移到桂林。

廣西地區民風強悍,又有桂係近30年的統治基礎,剿匪任務艱巨。21兵團表現優異,勝利完成任務,共殲匪6.4萬人,收繳槍支9.6萬支。1952年1月,21兵團改為水利工程部隊,開展荊江分洪工程建設。隨後,第52、53軍番號撤銷,下屬各師由21兵團直接指揮。

廣西剿匪標語

1952年10月,21兵團番號撤銷,下轄的第215、第219師和48軍、49軍各一部合編為解放軍第55軍,開赴廣東湛江,陳明仁任軍長,守衛中國的南大門。

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

進入1949年,解放戰場的形勢已經呈現一邊倒的局麵,時任國民黨新疆警備總司令的陶峙嶽積極擁護共產黨的和平主張,與新疆省主席包爾漢一起秘密準備新疆和平解放。同年9月25日,陶峙嶽終於排除阻力,率駐守新疆的國民黨軍10萬人馬通電起義,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979年12月29日,新疆起義的國民黨部隊整編為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隸屬第一野戰軍。司令員陶峙嶽(1955年授上將),政委王震(同時兼任第1兵團司令員,1955年授上將)。下轄第9軍(軍長趙錫光)和騎兵第7、8師,共6.5萬人。

陶峙嶽

部隊改編後,迅速擔負起了建設新疆的重任。1953年,駐疆部隊分成國防軍和生產軍,第22兵團編入生產軍,擔負屯墾戍邊任務。

1954年10月,第22兵團番號撤銷,部隊和新疆生產管理部合並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陶峙嶽任司令員。下轄的部隊也相繼改編,其中第9軍改編為農7師、農8師和農9師,師部分別駐奎屯、石河子、額敏縣,騎兵第7師改編為農10師,師部駐北屯,騎兵第8師改編為建築工程師,師部駐烏魯木齊。格格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