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辯論(1 / 3)

辯論——豆腐肉價錢

一場辯論賽正在“新居民之家”舉行。

反方四辯席位的陸岸使勁掐了一下大腿,意在盡快興奮。

陸岩是樂源市固衛區流動人口社會化服務基地的宣傳股長,辯題抽中反方觀點——對流動人口要堅持管理為先。正方來自鄰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中心,對應立場是“要堅持服務為先”。

陸岩興奮得有點晚。辯論賽實行“混成作戰”,每隊要兩個流動人口基層代表,還得有一個單位領導。陸岩當辯論隊長才三天,隊員直到上周才湊齊,一個很魁的酒店大堂男領班,還一個打印社女文員,再加上好不易“湊一腿”的總經理助理葉世海。

正方一辯的開篇立論氣勢不凡,但對反方的陸岩來說也算是耳熟能詳。

“在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對流動人口堅持服務為先,既是時代潮流,也是現實所需。”正方一辯圍繞轉變職能與促進公平予以宏觀闡述後,結尾論點進一步聚焦,“提請對方辯友正視三點:第一,在人口大流動背景下,服務流動人口是基本公共服務題中應有之義。第二,堅持服務為先,要以需求為導向,把服務工作做到流動人口的心坎上。第三,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做到服務先行,通過服務引領,帶動管理優化。”

掌聲之後,主持人尚未開口,作為反方一辯的葉世海就準備發言,發現不對頭又拿小卡片扇風,惹得哄堂大笑。主持人連忙打圓場:“從急切心情就看出了火星子。”陸岩軟磨硬泡才說動葉世海,直接代價是模擬備資料,製作提示小卡片,再陪練“塑料”普通話,間接代價則是包寫三年的工作總結。

葉世海調好小卡片次序,輕咳一聲再開腔:“自從抽中‘管理為先’,不光對方辯友開玩笑,連我方內部也質疑,社會化服務基地連名稱都沒有‘管理’兩個字,何談‘管理為先’?而對方抽到了‘服務為先’,聲稱從牌子上看,‘服務’本就在‘管理’之前。”

笑聲中葉世海索性再來一段:“實不相瞞,咱基地一直盼著在職能上與對方平起平坐。名稱差異本身就反映了規範管理的緊迫性。殊不知,為在牌子上加進‘管理’兩個字,咱基地已經奮鬥了好多年。”觀眾們更是會心一笑。

辯論隊在演練“管理為先”時,不僅擔任二辯的男領班和三辯的女文員信心不足,葉世海也為少了“管理”兩個字犯愁,杜岩則以辯證觀點打氣,正是沒“管理”所以才“為先”,短處變長處的辯論才夠味。

葉世海攥著小卡片闡述:“我方堅持管理為先,主要基於‘人地事物組織’要素的現實。誰都夢想遠方,但請對方先回到骨感現實。第一,在沒有搞清哪些人‘來與走’之前,管理還未到位,服務怎麼有的放矢?第二,在‘人房不對應’的情況下,管理基礎缺失,服務效率何在?第三,先進管理手段可以解決落後服務問題,不少地方缺服務但更缺管理,管理事關治本,必須先行一步。”

本場辯論規則有改動,立論之後直接進入自由辯論。

正方第一炮迫不及待:“強調管理而忽略服務,難道又回到大呼隆集中清查,‘查證加罰款’的老路上?”

男領班馬上應聲:“管理有先進落後之分,不光是服務講究以人為本,管理也講究人性化。”

正方有備而來。“如果有先進的管理,那就服務為後,如果是落後的管理,那就應當服務為先,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是,那由誰來評判管理是先進還是落後?”

反方隊員緊張交會眼神,短暫沉默之後,陸岩與女文員幾乎同時站起,陸岩連忙伸手示意隊友優先。

女文員聲音有點小:“我來自街巷門店,對管理得好不好,自然有發言權,隻要是為流動人口著想,治安秩序好,各方麵服務跟得上,就是好的管理。”

反方著了正方的道。正方乘勢追問:“服務好的才叫好的管理,不正體現了服務為先理念?請問對方,接受群眾評判,爭取群眾滿意,不通過服務還能通過什麼實現?”

陸岸坐不住了,迅速接腔:“碰到市容衛生髒,大家會說管理差,遇上公共秩序亂,大家也會講管理差,發現有偷井蓋、盜電纜甚至搶劫搶奪,大家更會講管理差。那麼反問,是一個管得好的地方更讓群眾滿意,還是一個亂的地方?”